淺析“淘日本”存在的弊端與問題
2010-6-24 14: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1號,一個橫跨中日的網購平臺“淘日本”和“中國商城”同時上線,此舉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與日本軟銀集團的雅虎日本共同打造的合作項目,這一事件標志著阿里巴巴正式拓展海外市場。據報道,無論是中國“淘友”還是日本網購參與者,在“淘日本”和雅虎日本“中國商城”進行跨境交易時,只需按照各自在國內的交易模式就可完成買賣。在符合兩國法律及海關相關規定的前提下,交易需繳納關稅。淘寶網的商品也將直接以日文形式出現在雅虎日本“中國商城”中,同時雅虎日本的日本商品也將以中文形式出現在淘寶網的“淘日本”上。
淘日本是面向中國中高端消費者群體打造的一站式日本消費品的購物平臺。所以此舉是受到了廣大網友的追捧,不出國門就能過買到正宗、高品質的日本商品,而且由于省去了代購環節,“淘日本”上的日本化妝品、服裝、電器、數碼等商品將會更加便宜。盡管直購日本更加便捷,但截止到目前,淘日本的交易成交量相對而言還不是特別令人滿意。這與“淘日本”目前存在的弊端也是不無聯系的。
商品1公斤運費高達100元 物流運輸費用相對國內較貴
淘日本的數碼商品、名貴鐘表、國際名牌服飾、日本本土化妝品牌等中高端產品比起國內的價格要相對便宜,就算加上運費也較實惠。并且在淘日本還可以買到國內沒有公開出售的一些型號式樣。這對于淘日本來說還是比較有優勢的。但是,對于那些購買中低端產品的買家來說,則是一個門檻。比如欲購買服飾的何小姐在淘日本看中一條價值220人民幣的連體裙,但是此商品發往中國的運費就高達100元,而在國內購買商品的快遞是12元,這對于買家而言購買欲望會大大降低,最后可能會轉向國內淘寶選購。
買賣雙方溝通不便 翻譯機制有待完善
在國內淘寶購買商品時有阿里旺旺這個即時聊天軟件,通過這款軟件買賣雙方可以很好的進行溝通,因此咨詢商品、修改郵費、售后服務等基礎問題都能及時解決。而考慮到中日兩方的語言差異,“淘日本”并不提供類似聊天軟件,買賣雙方的咨詢都是通過發送EMAIL給第三方客服,由客服翻譯好再回發給買賣雙方。這個過程既耗費了時間和精力,也使買賣雙方不能及時溝通,由此帶來的弊端也影響了買賣交易。再者“淘日本”與“中國商城”上的商品都是通過機器機械地翻譯,語言意境并不理想。這種缺乏語境的機械翻譯也有待改善。
物流運輸時間過長 誠信銷售有待考驗
中國買家在淘日本購買的商品均由日本的國際物流公司進行檢驗包裝配送,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在完成支付的一周能收到所購物的日本商品。而由于產品的運送涉及的通關流程不同,到達時間也受通關速度的影響,有時物流時間可能更長。雖然是跨國運輸,但相比起國內的三天到貨時間,淘日本在物流這塊比較沒有優勢。
另外“中國商城”有規定原則上不允許退換貨物,因此日本消費者如買到的商品有質量問題或實物與照片嚴重不符時,買家該采取何種方式來保障自身的消費者權益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淘日本的開通無疑可以帶動兩國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但是隨著交易成交量的增加,未來遇到的挑戰也會相應增加。如何改善目前存在的弊端而更好的面臨挑戰是阿里巴巴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只有克服目前的困難才能完善服務,也才會有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