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區發改委負責人談“兩江新區”的沙坪壩機會
2010-6-23 1: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18日,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的“兩江新區”終于在重慶直轄十三周年之際正式掛牌起航,作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后,我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內陸唯一國家級新區,它的設立對重慶,特別是對沙坪壩未來發展的影響在哪里?6月21日,記者專訪了沙坪壩區發改委主任崔杰。
對沙坪壩長期發展是重大利好
崔杰認為,“兩江新區”的獲批是重慶直轄市13周年后極為重要的歷史事件,“兩江新區”肩負著三大歷史使命,首先是肩負著進一步推動重慶統籌城鄉破解難題,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上具有重大的探索使命。其次是探索內陸開放高地在新世紀發展的新經驗。第三個使命就貫通東西,融合南北,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切實起到領頭羊作用。“兩江新區”的建設必定會對整個重慶市的開放、產業結構調整、機制體制創新,對重慶的發展起到巨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同時,這對各區縣觀念更新、管理提高也是一個巨大的促進作用。
“兩江新區”的設立對沙坪壩的發展有什么影響?崔杰認為,這對沙坪壩長期發展是重大利好。“兩江新區”將在各方面對沙坪壩提供有利的借鑒。“兩江新區”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巨大的經濟能級,為重慶進一步開放創造更好的條件。由于它的建立會帶來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項目等,對重慶市乃至沙坪壩的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兩江新區”和沙坪壩一江之隔,是西部大開發、浦東和濱海新區以及國發3號文件等所有政策于一身的地區,可能在產業發展、招商引資上會有一些同質競爭的問題,這一點沙坪壩要研究。
此外,在“兩江新區”15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是按照一個新城建設標準來打造的,縱觀浦東和濱海新區的發展,“兩江新區”最終會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城市。目前來看,“兩江新區”區域內欠缺的是社會事務這個版塊,比如說在科研院所、大專校院、文化、教育、衛生等這些功能和沙坪壩相比具有相當的差距。“兩江新區”的建立會讓這些方面和沙坪壩形成一個競爭格局。沙坪壩如何鞏固社會事業、科教文衛的優勢,進一步輻射和支持“兩江新區”的發展,這都值得沙坪壩認真研究。
做好錯位發展
崔杰認為,雖然存在競爭,但從“兩江新區”的產業發展規劃來看,和沙坪壩同質的不多,沙坪壩需要的更多是錯位發展。
在“兩江新區”的確定的五大產業中,只有電子信息產業定位和沙坪壩區有重疊,沙坪壩就需要進一步和“兩江新區”做好錯位發展,相互間配合、支撐,才能相得益彰。另外,“兩江新區”的國家級研發總部、重大科研成果轉化基地、災備及數據中心這三大功能布局中和沙坪壩也有明顯的重疊之處,沙坪壩應該攜手“兩江新區”共同開發這三個特色產業,促進共同發展。
從物流發展看,“兩江新區”的設立豐富了沙坪壩的物流功能,進一步促進了沙坪壩的鐵路物流中心的發展,只有進一步把“兩江新區”的水路、航空物流做起來,重慶的水路、航空、鐵路三位一體的物流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兩江新區”的保稅港區和西永綜合保稅區都是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最重要平臺,功能重要和定位不一樣,其共同的作用就是推動重慶及整個中國西部地區的開發和發展,“兩江新區”的設立有利于兩大平臺攜手并進創造條件。
從現代服務業發展看,“兩江新區”建設后,會對重慶的整個產業布局會產生新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對處于主城一環以內的地區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正是因為“兩江新區”的設立,為包括沙坪壩在內的老主城區的現代服務業重新布局、重新定位,重新考慮新的業態發展創造了條件,可以說,哪一個區域應對這個變化,轉向快,規劃起點高、引進力度大,發展力度強,那么這個區域就會有更大的發展。這對沙坪壩的發展既是巨大壓力,也是很好的促進。
崔杰最后認為,“兩江新區”的設立,對沙坪壩的長期發展是一個利好,區發改委一定會認真分析,“兩江新區”建立后,根據新的格局的變化和沙坪壩自身的條件和功能定位,支持好,借力好“兩江新區”的發展,一起共同發展,共同支撐起重慶發展。(劉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