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經開區:千年古都 風往北吹
2010-6-23 0: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城市北移、關中天水經濟圈帶來的機遇,把這片繁華襯托得更加棱角分明,四通八達的交通和對民營企業的重視,讓這里的發展充滿了想象力。
文|《小康·財智》記者 胡柯
西安唐皇城以北,1993年9月的一天迎來了自己千年后的又一個新的開始。這片曾經有過大唐繁華,而后又被莊稼地和荒草覆蓋了千年的土地正式更名為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17年后,這里沒有了荒草,沒有了泥濘的道路,一個嶄新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已然成型。
當《小康·財智》記者見到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彤的時候,他正忙著接見不停來訪的記者和企業家,“雖然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實現了最初的構想,但是經濟的發展讓我們開始重新審視這里的定位和未來。”這個2000年2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開發區的地方,在劉彤的眼中,正在進行著又一次的蛻變。
城市北移以后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西安以北,規劃面積71平方公里,由中央商務區、出口加工區、涇渭新城、草灘生態產業園等四個功能園區組成。這里和西安南城最大的區別在于,南城集中了西安市眾多的文物古跡,而北城則是一片待開墾的處女地,是發展工業的“天然牧場”。
此次西安政府的北移,對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來說,經濟效應從決策公布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了。首先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其次是金融建設;最后是人文建設。形成了以張家堡為中心進行輻射,在7年的時間里一直保持了高速發展。就是在建的西安地鐵,也是先建設通至張家堡的2號線,這些仿佛都在詮釋著,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背后的無限未來。
但是,據劉彤介紹,因為政府的北移,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的這片區域就不再適宜進行工業建設,所以,對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定位他們開始了新的思考。于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中央商務區。也就有了現在的經開區全新定位:將通過建設千億元先進制造業基地,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著力打造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中國西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西安現代城市中心。
記者在張家堡及周邊區域看到,這里云集了各式各樣的寫字樓、餐館、金融機構,吃的、用的、玩的一應俱全。“不能發展工業,我們就發展金融。”劉彤說。
今年10月西安市政府正式搬遷之后,這里將迎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高潮,蜂擁而至的辦事人員將會帶動周邊的消費,而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將進入更多人的視野。
“西三角”的勢力
如果說城市北移讓經開區成為了焦點,那么,關中—天水經濟圈的建設則是將經開區推上了高潮。
歷來跨省的經濟圈建設,最先受益的必然是新城區,因為新城更加能充分地迎合經濟圈建設的需要,無論是交通還是經濟基礎,相比老城更能突顯效率。
關中—天水經濟圈的建設,是200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的發展西部的重要戰略,此次經濟圈建設,不僅要加快西安咸陽一體化的速度,也使陜、川、渝之前提出的共推“西三角經濟圈”,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的設想更加現實。
在這個西三角經濟圈中,“可以說,重慶、成都是大柱子,西安是個細竹竿,在拉動西部大開發上,重慶、成都都是騾子,西安是頭小毛驢。”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寶通認為,“要構建西三角,帶動西部大開發,必須做大做強西安,只有這樣,西三角才能平衡和穩固。”
而以西安的地圖來看,南部發展已經受到了秦嶺的制約,因此北城自然成為了做大做強西安的要地。
近年來,由于招商得力,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直保持了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2009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154.3億元,同比增長35.1%;工業總產值655億元,同比增長35.1%;外貿進出口總額10.5億美元,同比增長26.5%,全年引進各類項目150項,總投資350億元。
這些經濟建設成就,讓經開區在關中—天水經濟圈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對此,劉彤認為,經開區將抓住這次機遇,努力將經開區成功轉型為西安的新中心。而在這個轉型中,經開區的出口加工區、草灘生態產業園、涇渭新城將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草灘生態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宏偉告訴《小康·財智》記者:“因為草灘是經開區的生態區,也被稱為天然氧吧,因此這里的招商目標是世界500強企業,而且還要絕對環保的企業。”
目前草灘的核心企業主要有江蘇雨潤的采購中心、中國電子信息集團、康師傅等。除此之外,草灘生態園還規劃了一片高尚住宅與都市時尚旅游休閑帶,據介紹,建成以后,這里將成為最適宜居住和娛樂的地方,不僅有高爾夫、馬術等體育項目,也有藝術類的文化休閑。
而草灘的位置恰好是狹長的經開區的中間地帶,因此這里的建成,將為涇渭新城和中央商務區、出口加工區提供休閑的去處。
將草灘規劃為生態區,劉彤稱,也是源于生態與經濟建設的需要,涇渭新城主要是制造業基地,這里投資368.5億元,集中了諸如陜汽集團、中國兵器集團、陜煤化工等一些重要的制造業。草灘將其與商務區隔開,不僅有利于環保,也有利于居住環境、人文環境的建設。
另外,位于中央商務區西側的出口加工區,則是經開區世界500強企業最為密集的地方,英國BP、法國阿爾斯通等企業均在這里設廠,劉彤告訴記者,經開區的出口加工區綜合實力在全國38個加工區中排第7。
如今,為了順應關中—天水經濟圈的建設,經開區的這幾個區域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而且政府的招商力度也有所加大,對企業的甄選更加嚴格。“像雙匯這樣的企業我們都拒絕了,”劉彤說,“因為它總是運豬,影響市容。”玩笑之后,我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如今看起來有點牛的地方。
“米”型道路下的一日經濟圈
無論是受益于政府北遷,還是關中—天水經濟圈建設,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能獲得重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是,因為其具有優越的交通條件。
西安的城市建設也是沿襲了正南正北的排列特征,加上文化悠久,因此老城建設和新城建設的矛盾加劇了交通的擁堵。為了改善交通環境,政府北移是策略之一,借助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本身臨近咸陽的優勢,大力改善經開區的交通條件也成為了西安政府的重要決策。
目前,經開區的交通網絡主要是成米字型向外輻射,與開發區相臨的繞城高速公路可連通以下高等級公路:西潼高速:可到臨潼、渭南、潼關、洛陽、鄭州、北京等地;西閻高速:可到高陵;西銅高速:可到延安、榆林、內蒙等地;西寶高速:可到咸陽、楊凌、寶雞、天水、蘭州、烏魯木齊等地;西藍高速:可到藍田、商州、丹鳳、武漢、合肥等地;108國道: 可到周至、佛坪、漢中、成都、重慶等地。
除此之外,城北火車站正在建設之中,今年可投入運營。建成之后的城北火車站,將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客運站。并且同時,現在的西安火車站將取消,城市的重心再次北移。
另外,航空也是經開區的另一交通優勢,從涇渭新城驅車前往西安咸陽機場,只需半個小時的車程。
據劉彤介紹,這些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西安和鄭州、銀川、成都、石家莊等中西部中心形成了一日經濟圈,待城北火車站建成之后,西安和北京、上海、重慶等地也將實現一日經濟圈。
自1997年就在西安落腳的康師傅方便面生產基地,此次也接受了《小康·財智》記者的采訪,康師傅控股西安頂益食品有限公司總廠長孫玉強告訴記者,康師傅之所以會將生產基地選在西安經開區,就是考慮到這里的區位優勢。
首先,這里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實現康師傅不停擴產的需要,據孫玉強介紹,康師傅方便面很快就要將新廠開在草灘生態區,因為現在的廠子已經不能滿足康師傅方便面的市場供應,而康師傅的飲料基地鼎津已經在草灘開始了自己一臺機器每秒12瓶水的生產。
其次,康師傅認為西安是西部市場的重心,孫玉強指著地圖告訴記者,從西安向寧夏、石家莊、銀川等地輻射出去,就好像一個錢袋子的形狀,因此他們認為,西安就是錢袋子的口,從這開始走到中國的中西部,是個聰明的商業選擇。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康師傅和同類企業相比,市場占有量已經是遙遙領先。數據顯示,今年1~4月,康師傅方便面西安基地的收入已經超過20億元人民幣。劉彤說,關于康師傅下一步發展擴張的需要,他們將和康師傅再談判。
發達的交通,也帶來了這里發達的物流。據記者了解,西安市規劃的八個物流中心,有四個和經開區毗鄰。物流的支持,使得這里的運輸成本大幅降低,尤其是一些知名物流企業的加入,諸如豐樹物流(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郵政物流、華通物流等,為經開區的招商引資助力不少。
[領導名片]
劉彤(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效率為先
劉彤是山東人,但是在西北的這些年讓他身上的山東氣質多少摻雜了些西北氣質,時不時出口的地道的西安話,總是能讓人捧腹。
劉彤說,他們還在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了一個臺資企業園區,并且給予較多的優惠,現在已經有10家臺資企業入駐辦公。
除此之外,劉彤還是一個“企業家”,對經開區內企業的精準把脈,以及對經開區規劃的信心和自豪感,感染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大家相信經開區的未來就是規劃的樣子。
從劉彤身上,我們看到,經開區的定位成功得到補充,經濟水平近幾年一直保持40%增長的背后,是一個講求效率的管委會。
劉彤說:“經開區的管委會為企業提供很多便利,企業在管委會辦事不用走出大院,在一棟樓里就可以辦完所有的手續。”
這和很多地方要東奔西走地敲章和走程序形成了反差。高效率即意味著領先一步。
[記者手記]
西安這些年越來越熱,5月的天氣已經充滿了酷暑的味道。
在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給記者印象深刻的除了四處林立的高樓和夏日里郁郁蔥蔥的高大樹木之外,每一處都忙碌的建筑工人的身影也成為了這里的一道風景。
除此之外,西安的交通雖然沒有北京擁堵,但是由于幾條高速路,例如西安至高陵的高速,車道較窄,因此堵塞現象也是較為嚴重。不過,這些高速如今都已經在新的擴建中,西咸高速、西延高速不久都會由現在的雙車道變為四車道。
另外,在張家堡記者深刻地體會到這里購物的方便,大型的超市、星級酒店、大型商場、各類金融機構,還有便利店、運動公園,讓生活在這里的人不用跑很遠,就可以實現一站式購物和娛樂。
除此之外,劉彤還告訴記者,西安市已經計劃投資200億元改造渭河,并且準備在新城區大規模建設綠化帶,將西安的生態建設和現代化建設很好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