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環保將影響航運業發展 未來中國進口增長潛力大
2010-6-20 15: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低碳、環保將影響航運業的未來發展,未來中國進口增長潛力大。”在今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中遠集運副總經理陳翔介紹了中遠集運積極參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相關工作情況。 陳翔說,在全球倡導低碳經濟,中國政府力推節能減排的經濟環境下,節能、環保將成為航運業發展方向。未來,以環保為著眼點的技術革新將成為集裝箱運輸企業的發展重點。目前部分船公司已開始積極研發綠色船舶。從短期來看,推行低速航行,是班輪公司主要的減排方式。越來越多船公司在航線上實施加船減速,遠東/歐地航線加船減速最為突出。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未來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戰略目標,與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相比,航運業在碳效率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將一噸貨物從越南的胡志明運送到中國的天津港,運送距離3327公里,所釋放出來的CO2,要比將同樣的貨物用卡車從中國的內陸城市武漢運送到天津,運送距離988公里少。依托長江、沿海兩大優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要進一步適應環保節能的發展趨勢,繼續大力推進水水中轉的發展,在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設逐步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大型化、標準化、環保型內河船型,以提高內河航運的綜合效益,積極促進駁船支線網絡的發展和完善。
據介紹,2010年中央進一步明確將“擴進口”作為化解多重國際壓力的戰略資源,并出臺了一系列具體的便利進口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2010年1-5月我國進口貿易增幅(57.5%)明顯高于出口(33.2%),貿易順差為353.9億美元,下降60%。
通過擴大進口可以彌補我國國內資源的不足,也可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化解外匯儲備風險、促進貿易平衡,減少貿易摩擦。未來,我國產業技術升級及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將有力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和消費品的進口,預計我國進口增長的步伐將有所加快。
為適應未來我國進口持續增長,今后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發展中可進一步加強進口貿易相關的軟環境建設,為進口貨物中轉創造的便利的通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