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全國醫藥流通行業發展規劃征詢意見 遭兩大難點

2010-6-19 13: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全國醫藥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下稱“十二五”流通行業規劃)目前正向業內進行多輪廣泛征詢意見。《醫藥經濟報》記者了解到,業界對于“多種業態共存、規范發展,建立滿足多層次需求的醫藥流通市場體系”的發展方向普遍表示認同,但對于產業規范管理特別是實施流通行業分級分類管理的標準,激辯甚囂塵上。負責收集行業意見的“十二五”流通行業規劃課題組核心專家、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向記者透露,目前針對流通行業分級評價的分歧比較大。 

   “流通行業分級標準應以何為定?我感覺這是起草‘十二五’流通行業規劃一個比較大的困惑。”上海醫藥商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陸國平向記者表示,有企業希望提出一個全國統一標準的想法,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行政干預”的傾向。他指出,因為各地區的實際情況與行業環境區別較大,北京、上海等先進地區的模式如果成為全國模式,那么還是會被描述成“地方保護”,而對于一些比較落后的西部地區,也會因區域性差異而很難推廣下去。

  規模評價存廢之爭

  記者從接近“十二五”流通行業規劃課題組的知情人士方面了解到,目前全國醫藥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的內部討論稿中,針對實施流通行業分級分類管理,提出了應對符合GSP、符合許可證的批發企業進行劃分,對不同級別的企業分別制定出不同的管理措施及力度,逐步提高行業準入標準,一些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的相關標準應與國際接軌,重點完善生產流通全過程的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等作法,以此積極引導不同地區的企業、不同級別的企業進行整合,通過市場機制淘汰一批、調整一批、升級一批,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形成加快培育大型分銷企業集團的市場環境。

   “開始做流通行業的規劃是件好事,參與這樣的討論也讓我們商業企業有機會發出行業自己的聲音,我們對于行業分級標準的制定特別關注。”內蒙古一家商業公司總經理王曉剛說。他認為,“十二五”流通行業規劃提出通過市場機制優勝劣汰的想法是好的,但目前,我國醫藥商業企業的業態大致分為對醫院純銷、對商業公司調撥、對鄉鎮藥店快批三大模式,厘定這三大模式的分級標準是否還要以規模而論值得探討。

   “醫藥流通企業的分級標準不是GSP文件,不應將醫藥企業的運營和管理水平作為評價級別的惟一標準。”王曉剛認為,在評價商業藥企“現代物流能力”時,應該設置明確的、可以測量和比較的條件,否則會為下一步各省實施的基本藥物配送評標帶來極大的不公平。

  據悉,同等銷售規模的醫藥公司,在每萬平方米流轉藥品的數量、每萬件商品流轉過程的效率、每日處理訂單總量、人均銷售金額、配送效率(從下訂單到商品配送出庫的時間過程)、人均費用、單位成本等指標的差異非常大。而這些可以量化的指標亦僅僅體現的是企業內部運營效益高低,不能代表企業本身所具有的物流能力,因此會出現各類規模不一的藥企經營效益和物流能力不對等的現象。

   “流通企業分級評價‘重能力、重效率、輕資產’的總體思路是對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效益不能等同于效率,怎樣判定企業的效率,最后可能還是要以‘資產’評定,這無疑會是一個怪圈。”參與過多次“十二五”流通行業規劃討論的陸國平特別關注分級評價的具體操作性問題。他認為,如果用可以量化的指標來作為評價企業能力和效率的主要標準,無疑有過于輕率之嫌,這也是目前“十二五”流通行業規劃的難點問題之一。

  配套體系對等之論

  此外,對與完善產業環境相配套的產業政策的呼吁之聲,在業界尤甚。

   “建立多種業態共存、規范發展,建立滿足多層次需求的醫藥流通市場體系不能急于求成,我認為這應該是一個需要長期規劃的事情。”湖北永裕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萍女士表示,在綜合配套的全方位對等體系未能有效建立健全的情況下,單一的提高行業標準在執行上必然會遇到阻礙。

  陸國平向記者介紹,上海市曾經提出過一個上海地區醫藥商業流通規劃,但當時因主管部門的變更而被擱置。而迄今為止,僅有1999年國家經貿委出臺了《關于深化醫藥流通企業指導意見》,雖然這一指導意見對于醫藥流通行業來說已經是革命性的政策,但在具體推行上,還受到上位法《藥品管理法》的掣肘。

   “流通行業分級具體的標準怎么配套?現在來看,基本思路亦需要理清,不然很難推行到下一步細節的討論上。”陸國平認為,流通行業不是一個獨立的產業,要受到上游生產企業和下游終端市場的制約,討論“十二五”行業流通規劃不僅僅是商務部和醫藥流通行業內部的事,還必須要有相關的監管機構和行業上下游產業的聲音,不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的規劃將會很難“落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