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開展行業對話化解貿易摩擦

2010-6-16 16: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昨在深舉行“維護產業安全培訓班”,局長楊益在培訓班上表示,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盛行,全球已進入貿易摩擦高發期。   楊益分析,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發現,就業是最主要的經濟問題,從而更加重視制造業和出口貿易,并采取種種措施保護本國市場,導致全球貿易爭端日益激烈,紛紛通過貨幣貶值、提高關稅、進口限制、補貼及技術貿易壁壘等手段保護本國產業。據世界銀行統計,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20國集團中有17個國家一共推出約78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中47項已經付諸實施。
  在楊益看來,貿易保護主義的核心是國家干預貿易活動,限制外國商品、服務和有關要素參與本國市場競爭能力,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只能打破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僅無助于其經濟的發展,也無助于其就業的完善。以去年9月美國對我國輪胎實施特保措施為例,這直接導致我國對美國輪胎出口連續5個月下降,給我國輪胎產業造成巨大損害,而美國其實并未從中獲益,雖然表面看增加了就業崗位,但實際極大損害了美國消費者的利益。據統計,美國采取輪胎特保措施,每保護一個就業崗位,就將另外損失25個崗位,同時美國消費者每年還要多支出6億至7億美元。
  在國際貿易保護高發期下,中國該如何面對?楊益認為,中國將成為貿易保護主義最大受害國,貿易摩擦形勢更為嚴峻。我國出口產品近年來在海外市場連連受挫,我國已連續15年成為全球反傾銷調查的重點。面對日益增多的貿易摩擦,楊益建議,中國應更加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產業安全工作;此外要積極開展行業對話,化解貿易摩擦;同時要加強貿易救濟與相關政策的協調,強化產業損害預警機制的預控作用;企業則要善于運作貿易救濟措施保護自己,碰到摩擦,要學會積極應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