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首創將藥品冷鏈物流與管理規范提升至國家標準
2010-6-10 18: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陜西疫苗事件到安徽甲肝疫苗等受國人關注的事件背后,均與藥品冷藏溫度管理相關。6月9日下午,“2010中國冷藏藥品冷鏈管理發展西湖論壇”在杭州舉行,討論將浙江《藥品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從地方標準提升至國家標準,以填補國家空白。
會議由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和浙江英特藥業共同主辦,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王錦霞女士擔任會議主席,來自醫藥制造業、醫藥商業流通以及醫院和政府官員共300余名專家及業內人士參與商討藥品冷鏈規范管理的國家標準。
國家藥品標準委員會委員、上海食品藥品檢定所生物制品處處長陳剛在會上發言表示,國內發生的多起疫苗事件,如陜西疫苗、安徽甲肝疫苗等事件,大多與藥品冷藏冷鏈有關,“尤其是疫苗對溫度比較敏感,不良的儲存方式將降低藥品的療效,而生物制品大多為活性蛋白質,失去恒溫保障,容易產生凝聚現象,使得藥品的有效性降低。”
浙一醫院藥劑科主任張幸國指出,只要溫度上升2度,藥品藥效則下降20%。
而中國藥品冷鏈物流技術則剛剛處于起步階段。國家標準編寫單位代表、浙江英特藥業副總經理姜曉麗說,“西方發達國家,食品冷藏達到80%至90%,中國目前還不到20%,而藥品冷藏更是缺乏標準,我們現在編寫標準真的很不容易,因為是全國首創,有時為一個數據,比如討論驗收發貨時間,到底多長時間合適?行業協會開會不少于四、五次研討,”她還表示,這標準還有待完善,希望有更多的企業或相關行業能參與執行于推廣。
姜曉麗的提議也得到現場參加會議的疫苗制造企業響應,來自沈陽的一位代表互動時說:“別再討論了,標準趕緊出臺吧。”
今天討論的標準最早源自2007年中國冷藏藥品冷鏈管理發展西湖論壇之后,英特藥業率先制定了浙江省地方標準,并在藥品冷鏈管理領域進行了一些列有意的探索。現如今,此標準經國家有關部門提議審核上升至國家標準。
浙江省英特藥業前身是浙江人民醫藥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承擔了管理浙江省二級站和三級站及部分中成藥生產企業的任務,公司總經理姜巨舫曾表示:做一流企業就要做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