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園區提高效益 優化結構發展產業
2010-6-10 8: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賓陽縣轉變方式調結構,建設園區提效益,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據統計,一季度,賓陽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106家,預計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11億元,同比增長20.64%;工業總產值上億元企業有4家,累計完成產值7.25億元,同比增長20.18%。
做強傳統支柱產業
為做大做強傳統支柱產業,該縣抓住東部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突出發展以輕紡工業為主的工業經濟,通過基地化形式發展壯大桑園種植面積,培育發展繅絲業,目前全縣桑園面積達11萬多畝,已建有賓陽嘉利絲業有限公司等多家繅絲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桑蠶產業發展。同時,抓好制糖、建材、造紙、農產品加工、金屬制品及機械制造等產業,尤其是整合煙花爆竹、造紙等傳統工業資源,引導進行規范化生產,做大做強產業,不斷提高工業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
在抓甘蔗、桑蠶、農產品等資源的綜合利用中,該縣以項目為載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形成制糖—紙漿—造紙,酒精—復合肥—中纖板等產業鏈,拉長產業,拓寬領域,提高效益,不斷增加縣域經濟總量。
優化發展新興產業
該縣在抓好傳統支柱產業的同時,不斷優化結構發展新興產業,以南寧、桂林、柳州、北海等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依托,與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進行合作,引進技術項目和人才,發展民營科技型企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環保、中藥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
目前,投資1000萬元的廣西黎塘九九機械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的自貢市中光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賓陽松緣分公司、投資300萬元的廣西南寧金恩藥業有限公司和新光電器等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已在賓陽安家落戶。
園區帶動鋪平臺
在發展園區經濟工作中,近年來,賓陽縣以“黎塘工業大會戰”為抓手,堅持基地化、園區化、集群化方向,努力把工業集中區作為招商引資的大平臺、工業的主戰場來建設,為新興產業的發展和中小企業擴張規模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
按照蘆圩、黎塘兩個工業集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將工業集中區建設目標量化、工作細化,制定優惠支持政策,堅持“四給”———給人、給錢、給政策、給指標,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同時,不斷完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實現集中連片發展;加快大橋、王靈經濟帶建設。
為進一步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載力,今年該縣計劃投資6億元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全年工業園區全部工業總產值達38億元。目前,黎塘工業集中區路網工程已完成40%工程量;石鼓嶺產業園供水工程已完成整個工程量的40%。蘆圩工業集中區興園路一期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5%。黎塘糧食產業園、黎塘永凱物流園、英德物流倉儲基地等一批重大物流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建設……
賓陽縣在狠抓“工業經濟振興”、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深入實施“質量興縣”戰略。目前,全縣有效注冊商標138件,廣西著名商標8件,廣西名牌產品8個,廣西優質產品2個,17個企業通過了ISO5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廣西著名商標、廣西名牌產品、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數等在全區縣份中位居前列。(趙恒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