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三成干道大癱瘓 滿城車輛死火堵塞交通
2010-5-8 10: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日深夜一場暴雨令廣州變成“澤國”,全市共有21條道路水浸街,很多車輛“死火”導致交通嚴重堵塞,廣州出現首個清晨就堵車的“黑色星期五”,很多白領上班“被遲到”。據不完全統計,交通擁堵和行車緩慢的道路占廣州主干道的三成左右,BRT專用車道和地鐵站也遭受不同程度影響,甚至鐵路運輸也出現列車晚點6個小時的狀況。
水漫隧道阻斷多條路
昨日深夜開始,暴雨導致市內處于低洼位置或排水不暢的道路水浸街,很多車輛經過時“死火”,繼而引發交通大堵塞。根據有關部門統計,至昨日中午12時許,全市共有21條道路仍處于嚴重堵塞的狀態。
這些道路分別為:天河東路、天河路、大觀路、廣州大道中、內環路東往西方向、內環路增槎路放射線、內環路黃沙大道A及B線、沿江西路、車陂路雙向、東風路、機場路、黃埔大道、人民橋、六二三路、鶴洞大橋、沙太路金盤嶺隧道、龍口西路、廣園快速路、林和西橫路、白云大道、中山一路。
其中,天河東路和天河路、大觀路、沙太路等地,交警部門增派人手加強疏導時發現,道路已因水漫隧道或路基塌方,完全不能行走。有關人士分析,昨日可能是廣州有史以來首個清晨就堵車的“黑色星期五”。
三號線部分路段停運
昨日早晨6時50分開始,三號線林和西至廣州東站由于北延線燕塘站積水嚴重,部分設備失靈被迫停運。
記者從地鐵公司了解到,三號線北延線全線隧道貫通后,目前正在進行鋪軌作業,三號線北延線廣州東站往北的第一個站是燕塘站,該站的軌排井暴雨后積水嚴重,水沿著隧道滲入廣州東站,導致了部分電器化設備失靈。地鐵公司已在第一時間組織搶修作業,并在體育西-林和西站積極維持運營,行車間隔保持在4-5分鐘。
地鐵公司預計,三號線體育西-廣州東站今天將恢復運營。搶修時間長達一天是因為該段一半維持運營的狀態下,不能全部切斷系統。另外,工作人員在帶電操作的情況下更要小心翼翼。因而搶修難度很大。
列車晚點最長6個鐘
由于韶關至廣州區間的水災,廣州火車站昨天多趟列車晚點,很多列車晚點4個小時以上,最晚的鄭州至廣州列車晚點6個小時。
前天傍晚,韶關地區暴雨引發泥石流,京廣線韶關境內大坑口至烏石區段被沖斷,經鐵路部門搶修,于當晚9時許恢復通車。記者昨天從鐵路部門了解到,目前京廣線受影響區段已恢復通車,但由于廣東地區天氣不穩定,列車在該區段將減速運行。
昨天下午2時,有15趟到達列車晚點,包括北京、天津、長春、鄭州、西安、貴陽、宜昌、重慶、蘭州等地出發的列車。記者隨后在售票大廳看到,火車站已經開了兩個退票窗口供旅客退票,但是退票的人并不多。
現場
大觀路奧體路水深齊腰
“不要再往前走了,小車過不去!”昨日上午,記者駕車前往天河區大觀路采訪,在奧體路路段,有熱心公交車司機善意提醒記者不要貿然前往。記者下車前往大觀路和奧體路路口發現,即使幾近中午時分,該處水深仍可淹沒半個車輪,一輛貨車甚至在此處拋錨。
“現在已經淺多了,早上的水齊腰深。”黃村保安中隊的石姓保安員告訴記者,整個路口完全是一片“澤國”,周邊駕校訓練場和酒家停車場全部被淹。原本早上7時下班的他,臨時被安排投入到疏導交通的工作。
現場指揮的交警稱,由于大觀路連接廣深高速、廣汕公路及環城高速,該路口水浸導致的“腸梗阻”,嚴重殃及上述三條道路的出行。記者現場發現,整個上午大觀路的車流非常緩慢,車龍最長時甚至引起車陂路及廣園快速路出現擁堵,廣深高速入口處更是寸步難行。直到中午時分,大觀路車流才基本恢復正常。
故事
回家路兜兜轉轉兩個鐘
“兜兜轉轉,路路不通,從白云區到華景新城走了兩個多小時!”昨日,陳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在暴雨后一段曲折回家路。
陳先生說,當天他在白云區的頤和山莊辦事,凌晨時分下起大雨,陳先生好不容易打了一輛出租車,一聽說去華景新城,司機立即擺手拒絕,“司機說到處都被水淹了,去不了。”陳先生好說歹說,司機最終同意出車。
“走到黃石路口,已是一片澤國。”司機鼓足勇氣,駕車闖了過去,結果廣園路也是一片澤國,環市路又不通,只好改走應元路,但行至東風路天河一立交時,發現此處被淹,又繞回環市路,眼前所見處處是水,處處是“死火”的車。
出租車好不容易開上了天河路,順利通過了崗頂,結果發現暨大北門處堵滿了“死火”汽車。隨后,出租車司機帶著陳先生在黃埔大道、天河北一帶左轉右轉,最后才上了五山路,“回到家時,已經是凌晨4時10分了”。
網友
寸步難行只能入住酒店
“一場暴雨把四層高的中山一立交淹了一層,結果全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大堵車……”網友“陳浩GZ”昨日在微博上挑起的話題,立即引來上百白領訴苦,大家感嘆又“被遲到”了。
一名網友首先說:“一場暴雨讓廣州大癱瘓,排水系統夠差……廣州大道半癱瘓,公司80%的人遲到,老板‘大赦’稱上午10時前都不算遲到。”一名網友更將朋友的親身經歷發到網上:“暴雨時開車從中山大道回洛溪新城,走崗頂遇大水,逆行掉頭走黃埔大道,到華僑醫院門口又遇大水,走華快居然如同深陷水塘,沒法掉頭,結果硬著頭皮往前開,從廣地下華快,但是去洛溪大橋方向的立交橋已‘水漫金山’,眼見寸步難行只能入住酒店!”
聲音
車主盼多建交通情報板
許多車主的愛車僥幸逃過停車時被水淹的劫數,卻在水浸路面遭遇“死火”的厄運,雖然交警部門及時在交通電臺等媒體發布交通消息,但還有很多車主壓根不知前方道路狀況。不少車主呼吁:盡快建立交通信息可變情報板!
據了解,可變情報板并不是新玩意,2006年9月,廣州大道北、內環路、科韻路等路段就豎起了五塊可變情報板,每30秒刷新一次交通信息。到目前為止,全市已有46塊情報板,亞運前還將再建49塊,分布于主干道等重點路段路口。不過,總計95塊可變情報板仍不能滿足車主需求。車主張先生就表示,廣州的交通道路四通八達,不僅主干道,分流道路也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必須要建情報板;其次,不少情報板是一條路一個、一個路口一個,遠不能反映出瞬息萬變的交通情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