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靠結構調整 石化行業能耗占比逐年下降
2010-5-7 0: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在第六屆石油和化工節能論壇上,首次發布了《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進展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自2000年開始,石油和化工行業能源消耗量占工業能源消耗量的比例逐年下降。2009年,石化行業能源消耗量為47192.5萬噸標煤,占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15.2%;占工業能源消耗量的22.6%,比2000年下降了4.47個百分點。
占工業總能耗五分之一
根據節能進展報告,2000~2009年,全國工業能源消耗量年均遞增9.91%,石化行業能源消耗量年均遞增7.72%。盡管如此,目前石化行業的能源消耗量,仍占全國工業能源總消耗量的五分之一。
“石化行業節能減排面臨著巨大挑戰,也存在不少阻力,主要有:節能還沒有成為企業員工的自覺行動,節能目標考核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節能項目的技術經濟評價也有待于完善,節能基礎比較薄弱等。”中國化工節能協會秘書長王文堂說。王文堂介紹,2009年全國石化行業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其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能源消耗量達28641萬噸標煤,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能源消耗量達14866.28萬噸標煤,石油天然氣開采業能源消耗量達3275.94萬噸標煤,橡膠制品業能源消耗量達893.12萬噸標煤。
化工行業的化肥制造業、基本原材料制造業和有機化學品三個行業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國石化行業總能源消耗量的55%左右。其中,40%的能源用于氮肥、燒堿(含聚氯乙烯)、電石、黃磷、純堿、乙烯等產品。
自“十一五”以來,石化行業多數重點耗能產品的能源單耗連續下降。與2006年相比,2009年原油加工每噸產品消耗標油下降了5.31%;乙烯每噸產品消耗標油下降了5.79%;合成氨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3.82%;燒堿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13.89%;純堿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17.2%;電石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10.78%;黃磷每噸產品消耗標煤下降了0.52%。
70%的節能靠結構調整
王文堂認為,對于節能來說,70%是通過結構調整,30%是通過技術進步。
王文堂說,就氯行業來看,在規劃目標以及相關政策的引導下,行業加快結構調整力度。“十一五”以來,我國燒堿行業的節能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產品結構逐漸優化,離子膜燒堿的比重快速提升。
據介紹,通過結構調整,近年來燒堿企業規模也不斷擴大,企業年平均產能從2006年的7.87萬噸提高到2008年的12.12萬噸。與此同時,產業集中度也不斷提高,2006年前10位燒堿企業的產量之和占全國總產量的27.71%。現在,中國化工集團已經擁有燒堿產能95萬噸/年,約占4%總產能。
以黃磷為例,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內黃磷生產規模向大型化、自動化方面進一步發展。通過磷、礦、電結合進行行業重組,建設了若干個大型黃磷裝置,建設的黃磷裝置規模多在3萬噸/年以上。如四川川投冶電公司、云南磷肥工業公司、貴州天和磷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興發集團公司。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黃磷裝置進一步向大型化發展,形成的規模在5萬噸/年以上。王文堂介紹,為實現純堿行業的節能減排目標,純堿行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大力發展污染較小的天然堿工藝,天然堿產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4%提高到2008年的13%。同時,通過工藝調整,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純堿質量,降低“三廢”排放量和能耗。
重點產品節能潛力巨大
近年來,我國煉油行業通過技術改造、結構調整和加強管理措施,單位產品能耗逐年降低。但在王文堂看來,“我國原油加工與國際先進水平比,節能的潛力是很大的。”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6年原油加工每噸產品消耗76.91kgoe,我國煉油能效指標的平均水平與國外差距較大。國外煉油綜合能耗最好水平已經達到53.2kgoe/t,我國加工1噸原油要多耗23.73kgoe。如按2010年我國原油加工量達到4億噸,原油加工綜合能耗達到65kgoe/t測算,與2006年相比,2010年節能約476萬噸標油,可減排二氧化碳1640多萬噸。
與原油加工的情況相似,近年來我國乙烯的裝置能耗已有了明顯下降。乙烯單位產品逐年下降,2009年乙烯綜合能耗637.1kgoe/t,乙烯綜合能耗達到《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的650kgoe/t要求,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國外乙烯能耗一般為500~550kgoe/t,先進水平為440kgoe/t。如以2010年我國乙烯產量達到1300萬噸,乙烯綜合能耗能降到630kgoe/t測算,則與2006年相比可節能約61萬噸標油,減排二氧化碳210多萬噸。
以合成氨為例,2008年我國合成氨單位產品綜合能耗1426.18kgce/t,2009年下降的1365.87kgce/t,是有史以來全國平均的最好水平。但我國合成氨產品能耗與國外、國內先進水平比,都有較大的差距。
“如以煤、天然氣為原料的噸氨節能潛力均在200kgce左右,2005年全國以煤、油、天然氣為原料的合成氨單位綜合能耗,全國平均1700kgce/t,到‘十一五’期末預期綜合能耗1600kgce/t,將使合成氨綜合能耗平均下降100kgce/t。預計2010年合成氨產量5200萬噸,可實現節能520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56萬噸。”王文堂說。
我國燒堿能耗水平與國外的差距,主要反映在隔膜法燒堿生產方面。隔膜法燒堿能耗的國際先進水平為1250~1300kgce/t,我國平均水平為1470kgce/t。我國氨堿法生產的工廠盡管應用了不少節能技術,也充分顯示了一定的節能效果,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索爾維公司純堿廠能耗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好水平,其能耗大致為10100MJ/t,目前我國氨堿法噸堿能耗(加權平均)13200MJ,扣除因能耗統計范圍的不可比因素,我國與索爾維工廠相比,差距大致在30%左右。”王文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