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乃堆拉山口邊貿通道“人氣、物流”齊聚
2010-5-4 23: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日,位于西藏的中印乃堆拉邊貿通道迎來了今年的開關日,雙方邊民表現出高漲的經商熱情。乃堆拉邊貿通道自2006年開通以來,邊境貿易發展良好,呈現出“人氣、物流”逐漸積聚的勢頭。
當日早晨9時,在距離乃堆拉通道十幾公里、海拔3300多米的仁青崗邊貿市場,已有44名中國經商邊民的8臺貨車在這里等待,接受海關、邊防檢查站和進出口檢驗檢疫機構的查驗。
亞東縣下司馬鎮的商戶邊巴自2006年恢復邊貿起就一直在乃堆拉山口印度一側的昌果邊貿市場做針織品、床上用品等生意。“經商以前在家務農每年收入不到萬元,去年一年跑生意就賺了3萬元。”邊巴說。
乃堆拉通道所在的亞東縣在歷史上就是重要的商道,1962年被關閉。隨著2006年乃堆拉通道的開通,中斷44年的中印邊貿得以恢復。這為雙方的邊民帶來了切切實實的經濟利益。
64歲的桑姆5年來一直與女兒在印度昌果邊貿市場做服裝生意。她們不僅從拉薩進服裝到昌果賣,且常從昌果市場上買些印度香水、披肩、紅茶等到拉薩或日喀則賣。“昌果買東西的印度邊民多,生意好做,去年掙了10多萬元人民幣。”
“我們對今年的貿易形勢非常看好。經歷了5年的發展,雙方貿易的開放程度逐漸加大,再加上邊民開展貿易的熱情度很高,相信會一年比一年好。”亞東縣商務局局長李萍對記者說。
為了給雙方邊民提供更好的經商環境和貿易條件,亞東縣于2006年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包括商鋪、停車場、倉庫、聯檢等場所在內的仁青崗邊貿市場。市場現有門面房32間,其中4間專門預備給印度商戶。
與此同時,海關、邊防檢查和貨物檢驗檢疫機構也在不斷改進服務和管理水平以適應擴大貿易的需要。
數據顯示,2009年仁青崗邊境互市貿易額達到1629.92萬元,比2006年開通貿易時增長了約10倍。在邊民互市貿易的帶動下,亞東縣去年全縣生產總值22556萬元,比上年增長14%。交通運輸業、餐飲業、住宿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也得到較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