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熱炒的“菜籃子”
2010-5-3 23:2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曹亞慧
4月10日,以黑石牽頭的國際私募財團將向地利控股的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公司投資6億美元,其中黑石一家的投資為1.9億美元,目標是構建全國配送網絡。
外資看好與農產品有關的行業并大舉殺入,國際私募大鱷對壽光物流園爭先恐后的熱情可以看出,外資對中國的農產品物流已開始蠢蠢欲動。他們正在將混著資本博弈和利益圖謀的混合血液慢慢注射進中國的農產品物流脈搏。
●資本掀起炒菜熱
“今年菜價,為何比往年貴?”是從去年開始在農貿市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進入2010年以來,北京、濟南等許多北方城市蔬菜零售價格明顯上漲。
很多人都在關注蔬菜價格標牌,但很少人關注到與價格最相關的生產、貿易、流通和相關物流節點,以及一些看不到的價格背后的“操盤手”。
《國際先驅導報》曾報道,由于西南大旱辣椒減產,萬億海外游資紛紛開始暗中炒作,在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地,辣椒價格上漲到每公斤50元。
在大蒜之鄉——山東金鄉今年的大蒜儲藏冷庫由去年的1000座激增到1400座。知情人士透露,這是因為每年8月份新蒜收獲季節快到了,建儲備庫是為了儲存這些“蔬菜股票”。據介紹,隨之而誕生的新職業群體“大蒜經紀人”,主要投資建設“恒溫庫”(即大蒜儲備庫)租給大蒜“炒商”,同時替他們完成大蒜收購、銷售等一條龍服務,經紀人收取中間利潤和冷庫使用費、服務費。
眾多資本逐鹿蔬菜市場,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陳明均對此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像大蒜和辣椒這類的農產品有一定的特殊性,“盤子”小,容易被接盤,所以比較受熱捧。
針對大蒜持續高價的問題,陳明均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要加強市場監控、分析預測工作,建立市場預警和應急機制、建立大蒜儲備制度,搭建產銷銜接平臺,搞活大蒜流通、建立物流園區。
2009年11月,中國“菜鄉”山東壽光建成亞洲最大綜合性農產品物流園區中國·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占地總面積3000畝。是“以農產品物流為支撐,集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的現代化物流產業樣板園區。該園區包括蔬菜果品交易區、蔬菜電子商務交易區、農資交易區、農產品加工區、物流配送區及配套服務區六大功能區。采取交易、存儲、配送、商業等多功能混合互動模式,實現多業態積聚效應!耙怪袊r產品貿易真正走上高效率流通的道路,現代化物流園區及物流設施的建設是必須的,但這方面也是最花錢的!北本┕ど檀髮W貿易系洪濤教授說,“現代化物流園區需要有冷庫、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及培育相關的管理人才等方面都要有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外資出手不差錢
隨著國內農資和農產品市場的日益紅火,國際資本開始不斷涌入市場化的國內農產品市場,領頭的則是國際金融資本巨頭高盛投資集團、黑石投資集團,以及美國因特模式集團。
2006年,高盛虎視眈眈國內肉食品市場,相繼收購中國雨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和雙匯股權。有趣的是,在高盛陸續收購雨潤和雙匯發展股權之后,國內豬肉市場價格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漲勢,而在高盛減持雙匯發展股權之后,國內豬肉價格一路走低,豬價的漲跌在高盛的股權進退中徘徊許久。甚至有人曾懷疑豬肉價格受資本推手的推波助瀾。
2009年12月,美國因特模式集團,目前已更名為聚核控股公司,其全資子公司正式收購中國領先的農資連鎖流通市場整合商——陜西盛世興農農資有限公司 (簡稱 “盛世興農”公司),持有盛世興農51%股權。進而將其打造成中國最大的農資連鎖流通平臺:集中采購、統一配送、標準服務,目標是分享中國農資市場這個每年超過1萬億的“大蛋糕”。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物流學院副院長楊芬芬分析說,國際資本對中國農產品市場的看重,一方面是我政策規定外資不能介入諸如石油、通信、銀行等高利潤行業,隨著國內農產品市場近年來的不斷發展,讓國外一些金融資本看到了一個新生的機會;另一方面,目前國內資本還沒有向這方面發展,給了國外資本很大的發揮空間,便開始了在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領域圈地跑馬。
今年4月10日,美國黑石投資集團牽頭的基金財團攜手西京投資、華平資本聯合投資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市場運營商之一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投資總額約6億美元,獲得壽光物流園30%左右的股權。
國際投資大師羅杰斯曾經說過:“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農業及農產品領域是國際資本投資中國的下一個熱點。”國際資本巨頭黑石、高盛在不斷印證這個預言。
●以投資名義滲透
外資巨頭不僅對國人生活必需的肉食品、蔬菜行業情有獨鐘,而今又開始下注國內目前的朝陽行業——物流業,因此蔬菜物流園區成了他們新的投資切入點。
據了解,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由愛晚工程旗下香港旺益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額超過20億元,其中已經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已投資12億元,二期預計投資10億元。
壽光市號稱中國北方的大“菜園子”,是中國北方蔬菜主要供應地。資料顯示,2009年全國蔬菜總產量6.02億噸,而僅壽光一地就達到80億公斤,占全國總產量的1.32%。而壽光蔬菜批發市場更是“中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蔬菜來此大量交易!笔卟酥饕N售區域有江浙、上海、北京、天津、內蒙古、東北等地。
作為中國北方的菜籃子供應基地,山東壽光的蔬菜種植業在國內蔬菜業中占據著行業龍頭的位置。這大概是黑石等私募財團看上壽光物流園的原因所在。
為什么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會吸引像黑石、西京等國際知名投資集團?
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欒元偉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說:“私募等財團進來不僅做壽光項目,而是以壽光為主體,再投資其他項目!彼榻B,投資公司計劃構建一個遍布全國的蔬菜及農產品批發物流網絡,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及陜西安塞等批發市場只是其下屬的項目園區。
有分析人士說,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或利用地域優勢,將向外輻射連接周邊的二級農產品交易中心,逐步構成覆蓋華東、華北、西北、東北地區的巨大農產品交易網絡和配送中心。由此看來,國際資本的目標一致就是想在日趨紅火的國內農產品物流上分一杯羹。
多家資本逐鹿壽光物流園,皆因壽光在全國農產品交易中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這是發展現代化物流園區先決條件。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物流學院副院長楊芬芬認為:“這些私募財團,看重的不僅是壽光的區位優勢,而且農產品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具有快速增值的潛力,物流又是一個朝陽產業,在未來必然會帶來效益。”現代農產品物流產業作為新興的服務部門,正在飛速發展,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之一。中國壽光對于這些財團來說是一顆大金蛋,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亟待供應鏈整合
據農業部農情統計,2009年全國的蔬菜播種面積2.73億畝,總產量6.02億噸,分別占世界的43%和49%,均居世界第一,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菜籃子”。
從20世紀80年代實施“菜籃子”工程以來,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了華南、長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夏秋蔬菜,黃淮海與環渤海設施蔬菜(即“溫室、大棚蔬菜”),東南沿海與西北內陸出口蔬菜以及東北沿邊出口蔬菜八大蔬菜重點生產區域。
如今,眾多投資者都將“利爪”伸向菜籃子物流。有關專家指出,蔬菜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同時又是一個脆弱的產業,容易受自然條件和生產成本的影響。
有調查顯示,在每一次的蔬菜價格上漲中,獲益最少的往往是農民。農民種菜受農資價格的影響較大,近年來農資產品價格居高不下,大大挫傷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而我國農資行業也已經被國際資本滲透,美國聚核控股公司長期致力于投資和整合中國潛在行業龍頭企業,越來越多的中國優質未上市企業資源被孵化。“眾多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礙于政策限制等因素,往往都不是直接介入,而是以收購國內企業股權形式進入!睏罘曳覍Ρ緢笥浾哒f。有消息稱,地利控股的壽光物流園正籌措布局全國的網絡,即鎖定山東,連橫西部,建設遍及整個西部的農產品市場網絡;以點帶面,開拓中部地區,進而對接長三角、珠三角。業內人士分析,壽光物流園正在全國選點,而后并購擴張是必然。所以,他一旦按這種思路走,那么基本上收購是很容易的。
洪濤認為,從產業鏈安全角度出發,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被外資控投的企業,在思想上要有防范意識,政府也要有政策上的防范機制,防止套取政策現象發生。同時也要在農村、農業、農產品以及相關流通節點上加強建設,加大現代化蔬菜農產品物流園區的投入,“目前國內稱得上現代化蔬菜物流中心的園區屈指可數,大部分農產品交易還停留在農貿市場的層面!蹦壳昂芏啻笮褪卟伺l市場,仍靠店鋪租賃等最低端物業服務生存。
洪濤給出了個人的建議,農貿市場向現代化蔬菜物流中心轉型,就要從原有的店鋪租賃簡單服務,向“經營商戶、管理商戶、服務商戶”層級發展,提供倉儲庫存、儲運代理、商訊發布、電子商務、金融等服務,建設相關配套設施!皣乙ㄟ^在土地、資金、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引導,支持蔬菜主產區建立集蔬菜收購、加工、貯存、交易、技術服務和生產資料供應等于一體的蔬菜物流園區。”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陳明均談到。
中國的蔬菜園區建設基礎薄弱,需要政府要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扶持。此外,大力推進訂單農業,既可以保障菜農的基本利益,又可以保證經銷商有穩定的貨源,便于組織銷售,減少產銷脫節。
目前,一些國內蔬菜物流企業生存壓力大,競爭力不夠,面對外資的競爭時,只能敗下陣來,或是干脆與外資合作。投資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建設資金高達20多億元。楊芬芬認為:“這個數目并不是每個蔬菜批發市場企業都能承擔得起的!币虼,建設現代化蔬菜物流中心,需要國家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各地政府給予財稅支持,扶持現代化蔬菜物流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