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再燃熱點 新產業經濟受關注
2010-5-27 16: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振興區域經濟再掀高潮,“區域規劃”頻頻亮相:據報道,為深入了解各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32位國務院參事分為3路,從20日起分別赴江西、福建和甘肅進行為期一周的“區域經濟參事行”調研,這也是國務院參事首次集體就區域經濟發展專題進行調研;另據人民網報道,中央決定舉全國之力建設新疆設喀什經濟特區;以“后危機時代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第五屆“加快民營經濟與區域經濟共同發展論壇”近日在四川成都隆重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也有消息稱,福建獲批籌備海峽產業投資基金,預計達200億元……
毋庸置疑,國家有意通過產業和區域“共振”布局來拉動經濟、調整結構的思路已相當明顯,同時產業經濟備受關注,一大批新投資機會也孕育而生。從更深層次來說,這也是在試圖扭轉中國過度依賴外貿的外向型發展模式,向多元化發展,新一輪的區域改革試驗也開始探索各自不同的道路,信息產業等新型產業或將借此契機脫穎而出,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區域規劃再燃熱點,投資機遇現良機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區域經濟區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躍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據了解,僅2009年一年,國家批準了11個區域發展規劃,數量幾乎是過去4年的總和。今年,中國區域經濟戰略布局繼續“全面開花”。
新疆區域振興規劃近日有望出臺,包括財稅、金融、產業等在內的一攬子政策將給新疆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中新網消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舉行。中央決定,在新疆率先進行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69.44,0.69,1.00%)、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對新疆困難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中央投資額繼續向新疆自治區和兵團傾斜……
《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已上報國務院,有望于今年出臺。分析認為,京津冀城市圈在未來幾年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三極”。
海峽產業投資基金獲批籌備,這是國家發改委支持加快海西建設的又一具體舉措。據人民網消息,海峽產業投資基金作為區域綜合性投資基金,預計總規模200億元,其中首期規模50億元。基金將立足海西,主要投資福建省重點建設、優勢產業、上市后備企業以及臺資項目等。
另外,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規劃等一批區域發展規劃正在研究中,加上原有的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規劃等區域規劃,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幾乎覆蓋了全中國版圖。區域經濟規劃的出臺已進入一個“換擋提速”的新階段,投資機遇蘊涵其中。
數千億資金涌動,政策支持下優勢產業迎來發展機會
《2009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總結了區域經濟為各地區帶來的利好。2009年,我國4大區域GDP增速由高到低依次是西部、東北、中部和東部區域,繼續保持2008年以來中西部和東北區域經濟增長速度超過東部的格局;2009年,西部、東北、中部和東部區域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9.75%、18.86%、19.22%和17.38%;總體投資形勢呈良好發展勢頭。尤其是新興的濱海新區現在已初步形成了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重大建設項目紛紛落戶濱海新區,世界500強企業中有96家落戶濱海新區。
有以上先例,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指出,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要繼續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據了解,此次國務院參事集體就區域經濟發展專題進行的調研中,江西調研組由9位參事組成,將赴南昌、九江、景德鎮、上饒就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建設,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情況,以及發展低碳經濟的做法和經驗進行調研。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調研組有14位參事參加,將赴福州(平潭島)、廈門、南平就海峽西岸城市群經貿、金融、文化交流合作的有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甘肅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調研組共有9位參事,將赴蘭州、白銀、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就甘肅省循環經濟發展有關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
如此看來,區域經濟的形成和發展有利于相關地區優勢產業的突破,形成新經濟亮點并帶動城市發展。相應的,隨著各種配套政策的漸次落地,區域經濟板塊將持續成為2010年初資本市場追逐的熱點。
新興技術“含金量”飆升,信息產業或脫穎而出
區域經濟是大量的各種經濟元素自然有計劃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新興產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技術依托比其他傳統產業要強得多。當下,新興產業和技術脫穎而出,成為區域經濟中的亮點。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閩臺口岸通關物流信息平臺合作協議》在臺北正式簽定,福建地區的口岸信息平臺與臺灣地區進出口通關信息平臺將正式對接,全面開展閩臺兩地通關、物流信息的交流共享與互惠合作,這是國內首個地方電子口岸平臺與臺灣地區口岸信息平臺實現對接。應該說,海西靠近臺灣,兩岸交流極為便利。因為臺灣地區的電子信息行業相對比較發達,海西未來可能將承接臺灣地區電子信息行業的轉移。在政策制定的層面,國家也希望海西利用內地比較低廉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加強海峽兩岸的合作,發揮技術優勢。這一區域未來發展最好的還是電子信息產業。
《2010年江蘇城市發展報告》日前新鮮出爐,其中著重指出,江蘇城市產業結構,將實現產業結構高端化。著力發展新興創新性產業,推動新能源、新醫藥和軟件等產業發展,將成為江蘇城市經濟的主要增長點。
《南方都市報》則有消息稱,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廣東拿出百億財政資金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東200億財政扶持如何撬動2000億資本?還需要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提高市場化運作。
綜合來看,新興產業、信息產業出現的頻率極高。由此預見,面對區域經濟發展給予的機會,新興產業必將有所作為,并助推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