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高速公路立交橋 串起遂寧外環線
2010-5-27 11: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月22日是周末,但記者在成南高速與綿遂高速交叉的蓬溪縣吉祥鎮古井灣處發現,中鐵二局的數十名工人仍操作著十幾臺大型機械設備,緊鑼密鼓地趕修吉祥立交橋。
與此同時,遂渝、綿遂、遂巴高速交叉形成的復興立交橋,遂渝、遂資高速交叉形成的羅家灣立交橋,都在建設中。以上3座立交橋與已經建成的桂花立交橋(成南、遂回高速交叉),將在無形當中串起遂寧的外環線(如圖)。
開車40分鐘左右就可繞遂寧外環走一圈
在市高速公路協調辦的墻上,貼著一張大大的《遂寧市2008-2020交通規劃圖》。在圖的右下方,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一個類似橢圓形的環,而這個環就是由吉祥、復興、羅家灣、桂花4座高速公路立交橋將成南、綿遂、遂渝、遂回、遂資高速的各一段串聯起來而形成的遂寧外環線。
協調辦一負責人胡藉文告訴記者,當初他們看到4座高速公路立交橋無形中將遂寧的外環串起來時,大家都很高興。因為,這個外環不是我市專門修建的繞城高速,而是在幾條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這對遂寧的交通格局,特別是遂寧城郊的交通發展來說將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據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遂寧外環盡管不是我市專門修建的繞城高速,但它的形成是黨委政府努力的結果。據說當初綿遂高速遂寧段的走向并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而是規劃在涪江以西,后經遂寧黨委政府努力,將其改在涪江以東,以便與其他幾條高速公路聯網而形成遂寧外環。
“遂寧外環,其實是有意形成的。”記者從綿遂高速公司獲悉,市委、市政府一方面為了打造次級交通樞紐,另一方面出于對城市未來發展空間的考慮,而作出戰略性決策,通過與各方協調,終于將最初規劃的綿遂高速遂寧段改線。
據胡藉文講,在這4座立交橋中,桂花立交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吉祥立交和復興立交正在建設中,羅家灣立交也將開建。
據綿遂高速工程部總工徐青云講,吉祥立交已經完成60%的建設任務,復興立交要慢一點,但也已完成30%的建設任務。這兩座立交橋年內都可完成建設任務。
胡藉文還告訴記者,這4座立交橋所串起來的外環線長達78公里,開車40分鐘左右就可繞遂寧外環走一圈。
形成外環后,將增加20多平方公里城市空間
市委黨校的石平對城鄉統籌發展研究較深。他認為,遂寧外環線將拉近一些背靜鄉鎮與主城區的距離,這既符合城鄉統籌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小城鎮建設的需要,而且也將有效緩解市區內日益增大的交通壓力,真正促使遂寧立體交通的形成。
石平還認為,遂寧外環不僅能將曾經離遂寧城區較偏遠的鄉鎮串起來,讓這些鄉鎮的區位優勢、產業發展、城鎮建設等發生根本性轉變,更為關鍵的是,它的產生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
據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一旦78公里的遂寧外環形成后,將輻射300多平方公里區域,環內的遂寧城市空間將增加20多平方公里,屆時遂寧的城市面積可達到70多平方公里。外環路的連通,還將超前解決遂寧郊區未來開發可能面臨的道路瓶頸問題。
石平告訴記者,遂寧外環形成后,城市發展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拓展,如何統籌解決好環內這些新生地帶的發展是我們應該重點考慮和規劃的事情。據統計,遂寧外環一旦全部貫通后,吉祥、群力、寶梵、復橋、金橋、桂花、唐家、隆盛、民主、橫山等近20個鄉鎮將融入遂寧主城區的發展范圍之內。
石平認為,無論是從城鄉統籌發展,還是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的角度考慮,黨委政府都應該將進入環內的鄉鎮統籌起來,對建設風貌、產業布局等進行統籌規劃,統一發展步調,科學規劃布局,而不要讓這些鄉鎮各自為政,各干各的,形不成“氣候”。
“外環的形成不單是一個交通問題的解決。”石平分析說,現在二級城市有外環線或者繞城高速的非常少,許多地方都在努力爭取立項。因為一個城市一旦有了繞城高速,那么對于城市“邊緣地帶”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又特別是產業發展。成都的繞城高速催生了周邊無數個產業集中區,帶動了周邊區縣的快速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省內來看,除成都以外,只有南充兩年前建成了自己真正的繞城高速,當時南充也是全國二級城市中第一個擁有繞城高速的城市。
外環線為城市周邊鄉鎮發展帶來福音
一旦遂寧外環形成后,對環內的鄉鎮來說,到底會帶來哪些好處呢?這些鄉鎮在遂寧外環形成后應該如何定位自己的發展呢?
四座立交橋中的吉祥立交恰好處在蓬溪縣吉祥鎮內,吉祥鎮已經意識到了這座立交橋對他們將帶來的好處,鎮黨委政府非常迫切地希望這座立交橋能早日建成。
吉祥鎮黨委書記唐敏告訴記者,吉祥鎮以前開車走老路到遂寧要花40分鐘左右,如果吉祥立交修通后,吉祥鎮離遂寧城區的距離就只有十幾公里了,而當地老百姓從吉祥鎮古井灣處上吉祥立交,坐車只需幾分鐘就能到遂寧。“2萬吉祥群眾一下子就成了遂寧郊區人了!”
唐敏介紹,吉祥鎮有18個千頭豬場,種植了7千畝青花椒,特色農產品就有20幾個……這些東西如何更好地進入市場?如何更好地產生效益呢?唐敏認為,外環形成后,周邊鄉鎮的人流車流貨流將大增,客運、貨運價格將下跌,農民生產成本的降低和農副產品融入市場的路徑將更便捷,將給農民帶來更大的實惠。“外環形成后,吉祥鎮還可以借助交通優勢,充分挖掘當地生態和農業資源,發展農家樂,打造觀光農業。”
毋庸置疑,遂寧外環形成后,對于活躍遂寧周邊農村經濟、推動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統籌城鄉發展等將起到不可小覷的推動作用。
■相關鏈接:
三亞外環線造熱周邊樓市
三亞外環線從去年底開始建設,路線起于三亞市田獨鎮大茅峒,東接東線高速公路,西接西線高速公路,全長30.459公里,工程概算總投資為178565.30萬元,建設工期為3年。三亞繞城高速公路建成后,從海口往三亞的車輛到天涯海角、南山就不需要走市區道路,而是直接到達。同樣,住在亞龍灣的游客要到鳳凰機場坐飛機,走繞城高速公路也會節省很多時間。那時,三亞市的立體交通也會形成。而且屆時,該環線不僅將亞龍灣、三亞火車站、鳳凰國際機場、天涯海角、南山寺等市內主要交通樞紐和景區連成一體,也打通了三亞市“北門”,成為未來三亞樓市新賣點。
88公里綿陽繞城高速下月開建
省發改委、交通廳今年2月已批復綿陽繞城高速公路南環線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也分別通過省環保局和省水利廳審批,目前正進行用地預審報批工作,預計下月該項目可全面開工建設。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將與已建成的成綿廣高速、在建的綿遂高速共同組成約88公里的綿陽繞城高速公路環線。屆時,綿陽高速公路規劃網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從而縮短綿陽市與成都、重慶等地的時空距離,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能力。
南充外環線催生產業示范帶
2007年底,全長42公里的南充外環線全線貫通。該環線建成后,這兩年來,南充市在繞城高速公路沿線,發展了大量產業集中區。由于交通極大便利,許多農字號龍頭企業紛紛入駐,迅速建立起蠶桑、水果、蔬菜、菌類、養殖等連片基地,成為了“順西農業產業化示范帶”。而且,南充市還選擇高速沿線地勢相對平坦處,規劃建設了許多工業集中區,大量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企業入駐,繞城高速沿線成為該市最大的產業集中環帶和項目密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