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航運發展規劃:瓊崖將進入“水上海南”時代
2010-5-24 19: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由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海南省港航管理局共同編制的《海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1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今天正式通過專家評審。這是我省首部內河航運中長期發展規劃,其規劃范圍主要包括南渡江、文昌河、萬泉河、三亞河以及松濤水庫、文教河、陵水河、龍滾河、九曲江等河流的適航河段。有關專家認為,《海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對適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建設“水上海南”,構建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意義重大。 目前我省僅有434公里航道
內河航道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是無形的水上公路。做為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補充,內河航運在促進旅游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內河水運做為旅游發展的重要載體,可以使游客乘船由單個景“點”到河流沿“線”,極大帶動河流沿線旅游產業開發,直接成為支撐海南旅游、生態建設發展的引擎。
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我省的內河航道一直未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內河航道里程短、等級低、條件差、礙航建筑物多、助導航設施缺乏。海南全島共有大小河流154條,總長2000多公里,但根據第二次全國內河航道普查,我省內河航道總里程434.24公里,其中等級航道僅75.94公里,內河航運落后現狀與其所需承擔的使命存在巨大差距,而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歷史大背景下,發展內河航運不僅非常必要,也顯得非常迫切。
為了促進海南省內河航運事業的發展,發揮內河航運在建設國際旅游島中的作用,海南省交通運輸廳、海南省港航管理局擬對現有可通航河流進行開發利用,將其打造成連接沿岸城鎮鄉村、旅游景點,以休閑旅游為主的水上通道,以促進沿河土地開發和經濟發展。2009年3月,省港航局確定我省港航管理部門必須緊緊抓住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歷史性機遇,大力開發內河航運,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對內河航運的開發建設上來,并開始啟動了《規劃》的編制工作,為海南省內河航運的發展提供宏觀決策依據。
20年發展規劃打造“水上海南”
《規劃》遵循六大原則進行了編制,包括以客運為主、以發展旅游為主;與其他運輸方式配合、協調發展;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發展內河航運與相關規劃相協調;堅持內河水運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合理和節約使用內河岸線資源,加強涉水工程管理;注重內河航道、港口、船舶、支持保障協調發展;因地制宜、綜合開發水上旅游景點、突出重點,堅持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規劃》的航道規劃范圍主要包括南渡江、文昌河、三亞河、萬泉河、文教河、陵水河、龍滾河、九曲江等主要河流航道。內河港口規劃范圍包括海口內河港、文昌內河港、瓊海內河港、三亞內河港以及規劃河流內的中小港口。總體目標是以南渡江及其河口汊道、文昌河、萬泉河、三亞河等航運開發為重點,其他航道為補充,力爭用20年左右時間,建成港、航、船協調,支持保障系統配套,以旅游客運為主,與其他運輸方式相銜接的內河航運,為海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成為海南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補充,為海南國際旅游島戰略實施提供幫助。
據了解,完成規劃目標后,我省將形成由地區性重要航道和重要港口為核心,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保障有力的內河水運體系,使內河水運成為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補充。此外,規劃布局的主要內河航道、港口覆蓋海南最具活力經濟區,可有力促進沿河旅游業發展和河流兩岸土地資源開發,并能有效提高內河水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有助于與其他運輸方式銜接、配合,優勢互補,成為綜合運輸體系的有益補充。
規劃具有前瞻性及可操作性
30名專家經評審認為,海南省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和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旅游目的地,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主要河流沿線優美的熱帶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旅游資源開發,致力于打造連接沿岸城市景觀、旅游景點的水上旅游精品航線,促進海南省水運可持續發展,根據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編制《規劃》是十分必要和及時的。
專家評審意見認為,《規劃》內容全面、資料翔實、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規劃方案合理,可以作為未來一段時期海南省內河航運發展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海南省內河航運發展目標是用10~20年的時間,力爭建成以南渡江及其河口汊道、文昌河、萬泉河、三亞河為重點,以水上旅游客運為主線,層次分明、布局合理,港、航、船、支持保障系統協調發展的全省內河航運體系,適應腹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需要。《規劃》根據各航道的自然條件、運輸需求、開發潛力等因素,將全省航道劃分為重要航道和一般航道二個層次,將全省港口劃分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二個層次是合理的。
評審專家還認為,本著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突出重點、注重效益的原則,《規劃》提出的分期實施意見基本可行,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并建議編制單位根據會議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抓緊《規劃》的修改、完善工作,盡快上報審批。
記者今天了解到,《海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10-2030年)》根據各航道對腹地旅游和土地開發的需求,以及各航道的自然條件、開發價值,將海南省航道分為地區性重要航道和一般航道兩個層次,并制定了詳細的規劃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近期(2020)年全省內河等級航道通航里程183.4公里,占規劃通航里程的72.0%。
據了解,地區性重要航道是海南省內河航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自然條件較好,其流域為重要城鎮,內河旅游客運需求量大的主要河流,具有較大開發價值,開發后相對較短時期內即能產生效益,為近期重點發展的航道。規劃的內河地區性重要航道4條,即南渡江及其河口汊道航道、文昌河航道、萬泉河航道以及三亞河航道。
一般性航道是指除地區重要航道以外的具有開發潛力的其它河流航道及部分庫區航道,其航道等級較低,以滿足遠期旅游和當地居民的便民運輸需求,以客運為主的航道。規劃的一般性內河航道有4條,即文教河航道、龍滾河航道、九曲江航道以及陵水河航道。
此外,《規劃》還根據各港口的地理區位、旅游運輸需求、依托城鎮和集疏運條件、基礎設施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港口的功能層次,把海南內河港口規劃為地區重要港口與一般港口兩個層次。其中地區重要內河港口位于旅游客運需求較大的通航河流上,依托中心城市(鎮)進行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使其成為地區性游客運輸中心,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規劃地區重要港口有海口內河港、文昌內河港、瓊海內河港以及三亞內河港等4個港口。
《規劃》還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其中近期(到2020年)建設的重點是具有很大運量需求,即具有較大開發效益,對地區經濟的發展帶動大的航運基礎建設項目。內河航道建設的重點是南渡江、文昌河、萬泉河和三亞河航道(清除礙航物、拆除或改建礙航橋梁),到2020年達規劃等級航道要求,實現航道暢通。全省內河等級航道通航里程183.4公里,占規劃通航里程的72.0%;其中,高等級航道里程達到56公里。
內河港口碼頭則重點建設海口內河港、文昌內河港、瓊海內河港以及三亞內河港的旅游客運泊位,使其具有滿足以客運為重點的港口運輸能力,在滿足基本運輸功能的同時,建成綠色、生態景觀港口,使港口具有很強的生態性、景觀性,適應市場發展要求。此外,配合航運開發,建設港點碼頭。共計規劃建設碼頭54個,其中海口內河港12個,文昌內河港6個,瓊海內河港28個,三亞內河港8個,計劃到2020年底,54個碼頭全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