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企業供應鏈:變長還是變短?
2010-5-24 1: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分析師 孫秀秀
傳統的貿易過程有三個主要環節,生產制造、分銷和零售。傳統貿易已經形成較為明確的分工和商業模式,“術業有專攻”體現得更為鮮明。品牌生產制造商并不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而是以發展分銷商的方式發展。而零售企業,比如沃爾瑪,則致力于扮演好零售平臺的角色,只有很少一部分商品是自有品牌。
而目前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則不同。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首先是網站建設。電子商務網站對用戶的友好性、對搜索引擎的友好性關系尤為重要,基本上每個電子商務企業都有全職人員負責UI、UE設計。
其次是需要強大的后臺系統。一個上規模的電子商務企業后臺系統至少包括以下幾方面:商品管理、用戶管理、訂單管理、倉庫管理、財務管理、自提點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等。這些功能比傳統企業的信息化要求更高,更為迫切。
再次是物流。中國目前的發展環境決定了大規模電子商務企業傾向于建設自有物流體系。比如京東商城、紅孩子、卓越亞馬遜等,都在花費大力氣建設自己的物流隊伍。
第四是客戶服務。幾乎所有的電子商務企業都有自己的calcenter。客服系統的上線、客服人員的招募與培訓、流程規范等都是很大的工作量。
電子商務企業已經成為一個包攬社會各種分工的企業,成為一個還沒有長成為一個富有活力的青年,就已經負擔重重的企業。
長遠來看,這種大而全模式并不符合社會分工專業化的趨勢,必將逐漸分化,發生轉變。
美國亞馬遜是電子商務企業學習的典范。他是怎么運作的呢?亞馬遜的IT信息化程度非常發達,他致力于將此點做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向大量需要這種服務的企業提供信息化和云計算服務。而物流則是將其國內的配送業務委托給美國郵政和UPS,將國際物流委托給國際海運公司等專業物流公司。
或許,在目前中國這樣的環境下,做大而全是不得已的事情,為提高客戶體驗,電子商務企業必須自建物流體系等,在電子商務發展早期確實是這樣。而現在,環境正在開始漸漸轉變。尤其是物流,2009年快遞公司的倒閉和政府相關法規的出臺,都預示著快遞行業不久將迎來全新的發展。美國快遞業用了20年的時間發展出比較完善的體系,或許,中國的這一天將會很快到來。
在這種情況下,對電子商務企業物流的前景分析,自建物流的未來取決于電子商務企業的長期規劃。未來至少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組建自己的物流公司,為全行業提供專業服務,一種是自身物流體系投入逐漸減少,未來主要委托第三方公司提供快遞服務。提早認清這一點,更有助于電子商務企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