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區域封鎖 川桂合作提速
2010-5-24 0:5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李京枝
四川與廣西緊密相連,經濟上有著非常強的互補性。兩省在交通等方面的合作,將為北部灣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利好。
● 川桂合作漸入佳境
廣西交通運輸廳外資處處長黃汝生介紹道,近年來,廣西與四川兩省區交通部門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平臺,全面推動交通合作,簽訂了多項關于加強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對接、加強道路運輸合作、水路運輸合作的協議,其中包括2009年6月11日廣西和四川等“9+2”各方交通部門在第五屆泛珠三角區域交通合作磋商會上共同簽署的《“9+2”交通合作框架協議》。“桂川交通運輸部門還將進一步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合作:重點打通成都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港口的高速公路通道,以及川西南經黔西南、百色、南寧至北部灣港口通道。另一方面是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鼓勵有實力的四川企業到沿海合作投資港口建設。加強兩省區公路運輸合作,建立兩省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協調和交流機制,定期舉行兩省區道路運輸管理專題會議,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進一步消除市場壁壘、打破地區封鎖,明確市場準入條件、服務標準和工作規范,促進高效運輸服務體系的形成。拓展省區間主要城市客運班線,發展快速客貨運,共同建設運輸綠色通道。”黃汝生說。
南寧鐵路局常務副局長吳文寧告訴記者:“從礦藏資源看,四川的優勢資源為天然氣、原生鈦鐵礦、釩礦、鐵礦和硫鐵礦;廣西的優勢資源為錳礦、釩礦、鋁土礦和高嶺土。從水能資源看,四川水能資源蘊藏量是廣西的6.7倍,可開發水能資源居全國第一位。另外四川的工業基礎相對較強,廣西的交通設施相對較好。”
從總體戰略看,四川提出“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實現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跨越”,廣西提出“成為中國沿海地區經濟新高地和發展新一極”;四川提出著力打造“一樞紐、三中心、四基地”的發展思路,而廣西提出“努力把廣西建設成為中國-東盟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發展思路。四川強調發展產業集群,廣西重視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談到兩省區間今后的發展時,吳文寧樂觀地表示,在國家調結構的背景下,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提速,不僅將為廣西經濟提供強勁的動力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對于推動四川地區形成完整的經濟產業鏈條也具有極其現實的意義。
● 在桂川企 “借船出海”
面對著北部灣的蒸蒸日上,在廣西投資興業的川企們更是鼓掌興奮。兩省交流日益深入,將為四川企業提供更廣闊的投資興業舞臺,川商在桂發展空間更大。
攀鋼集團北海鋼管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建寧說,攀鋼把資源和技術優勢移植到北海建廠以后,取得了雙贏。鋼管產品出口到北美以后,徹底改變了美國人對中國傳統鋼管的一些偏見,現在攀鋼的鋼管產品也已經順利進入歐洲市場。
另一在桂川企負責人表示,這是在閩川商、川企長期熱切期盼的,對進一步加強兩省互動十分必要。相信隨著四川人民、四川企業對北部灣越來越多的關注和了解,會有更多四川企業落戶北部灣。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辦副主任李延強透露,近年來,四川攀枝花鋼鐵集團、川威鋼鐵集團、達州鋼鐵集團、中鐵物資集團和西南不銹鋼廠等多家企業一直從北部灣港進出貨物,節省了大量物流成本。四川企業通過合資開發等方式參與北部灣港口、碼頭、航道的開發建設,不僅可以通過共享北部灣經濟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加快自身發展,而且可以利用這條進入東盟市場的最便捷出海通道,融入東盟、走向世界。重點產業園區開發合作,四川的企業可以“飛地經濟”模式到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投資創業,也可以在重點產業園區內劃定一定區域成片開發。保稅物流體系建設合作,北部灣經濟區功能強大的保稅物流體系可以為四川的汽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農產品加工及零部件組裝、分銷、展示提供載體,打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鏈,進一步提高增值效應。此外,在農業開發、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方面兩區省也有巨大的合作空間。(本報根據相關稿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