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越來越輕外商越來越多
2010-5-21 23: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碳經濟,成為第十三屆渝洽會的特色和亮點。所以,我們在本屆渝洽會的展場內看到,傳統的重工業和機械加工產業逐步被電子信息產業、金融業和服務業所代替。越來越多的外國客商,也操著帶不同口音的中文出現在各個展位跟前。
當年笨重且粗蠻
而今時尚又輕巧
在市外經貿委工作的一位官員參加了幾屆渝洽會,他回憶稱,現在的渝洽會,布展越來越方便了。根據今年的統計,今年整個展場汽車占三分之一,物流占三分之一,金融、IT和其他也占三分之一。而以往,汽車等重家伙起碼占三分之二以上。
例如2004年的第九屆渝洽會,當時盡管涉及計算機、通訊、家用電器、汽車、摩托車、機電、儀器儀表、化工、日用百貨、原材料等10多個領域,但是重工業展位還是占了三分之二以上。
布展的時候,提前兩周重型機械就必須開始進場。因為要重型機械進去以后,才開始搭建展臺。所以,一個企業參加展覽,布展要花至少三周的時間,并且管理部門也要提前幾周進行配合。那時候重型機械很多,有時候還要根據機械的大小按照先后次序排隊進場,整個一層樓的展廳如同重型機械展,就像電影《變形金剛》里呈現的機械排隊一樣壯觀。
近年來,每次渝洽會都逐步瘦身。特別是今年,渝洽會轉型相當突出。金融、IT、物流這些行業逐漸興起,重工業只占到三分之一,整個展覽場館的產品更輕巧了,行業也更多了。以往是重型車參展,現在一個手掌大的筆記本也進入了展場。
他還總結,這說明了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方面,實現了由重向輕的轉變,逐步由重工業向金融、物流等多元化的行業發展;另一方面,產業鏈條也從單一的制造業向完整的產業鏈發展了。
洋面孔越來越多
比上屆大增三成
阿根廷政府代表、韓國企業理事、美國機械協會采購商、以色列貿易代表、英國客商、法國客商、德國客商、日本客商……跟上屆相比,出現在本屆渝洽會上的洋面孔越來越多了。
在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四樓2號館的韓國館,記者碰到了世榮情報通信(株)的代表理事李世榮,他把自己企業生產的高科技電子鎖帶到了渝洽會現場。他說,重慶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蓬勃興起和發展,電子鎖顯然在這里擁有巨大的市場。更讓他感到驚奇的是,重慶機械加工行業配套門類齊全,生產成本優勢也十分突出。“我本來是想來尋找代理商的,但現在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就是尋找重慶合作伙伴進行生產。”
阿根廷的科爾多瓦省政府也在渝洽會上設立了一個標準展位,在展位前,記者巧遇了從事中國和拉美貿易顧問的阿根廷商人里桑多。他用流利的中文告訴記者,阿根廷可以成為重慶企業進入拉美和南美市場的橋頭堡,重慶汽車、摩托車產業優勢明顯,而拉美和南美農業、畜牧業和食品加工十分發達,兩地具有明顯的互補性。
據統計,本屆渝洽會共有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韓國、日本、東盟和阿根廷等六個國家(地區)組團參會,確認參會的跨國公司有532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達到63家,惠普、富士康、IBM、西門子、福特、特雷克斯集團、馬士基、巴斯夫、中國石油、三井物產、霍尼韋爾、沃爾瑪、利寶保險、安利、百事等榜上有名。來自組委會方面的統計稱,本屆渝洽會參展客商人數達到8萬多人,其中外商就有2萬多人,這個數字比上屆渝洽會增加了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