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傾力備戰“渝洽會”
2010-5-20 10: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整體包裝項目、精心布展組團、參展規模空前——
第十三屆“渝洽會”召開在即,達州市參會籌備工作也緊鑼密鼓。5月14日上午,達州市委、市政府再度召開籌備工作協調會。“3月以來,我市為積極做好‘渝洽會’參會參展準備,先后召開各類協調會不下20次。”達州市委辦公室綜合室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
作為省政府整體納入環渝腹地經濟區塊的達州市,倍加重視融入重慶大發展和“渝洽會”帶來的無限商機。
張建軍本報記者鄭先聰
首設省外展館
今年,達州市委書記李向志、市長何健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將一并率團參會,并首次在主會場專設達州展館。無論是參會人員、參展數量或者是參展規模均為空前。
“我們已組織30戶規模以上企業參會,參加圖片展企業13戶、實物展企業11戶。”達州市經委對外經濟合作科鄧世輝說。據達州市代表團籌備工作辦公室的匯總數據顯示,該市赴渝參會人數超過300余人,將展出名優特新產品達30多個。
在達州市商務局辦公室,記者目睹了即將亮相“渝洽會”主會場的達州展館效果圖。該展館占地面積近300平方米,以達州市車牌號字母“S”為外形,以天然氣井架為館標。
“這是我們參加省外商貿盛會首次設立形象展館。據重慶市渝洽會辦公室透露,在四川赴渝參加‘渝洽會’的市州中,只有成都和達州兩市才設有形象展館,而達州的展館面積超過了成都展館。”達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楊曉波說,“這充分說明了我們融入重慶的決心和力度。”
據了解,精心布置的達州展館共分為交通、商貿、文化旅游、天然氣、冶金、農產品、城市七大板塊,將全面展現近年來達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果和良好的對外開放形象。
招商力爭“大滿貫”
招商引資是達州在本屆“渝洽會”的重頭戲。市級各部門、各區市縣在會前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力爭取得“大滿貫”。
達州市投資促進局特意為本屆“渝洽會”量身定做了數百冊《達州市招商引資項目》精裝本。瀏覽中,記者發現該冊除登錄翔實的市情介紹、城市總體規劃、入駐產業區優惠政策、政務中心窗口部門職責和電話等內容外,還把天然氣能源化工及配套、特色農副產品深加工、煤電冶建、基礎設施、秦巴旅游、商貿物流等六大產業113個項目進行了整體包裝打捆,讓與會客商翻閱時一目了然。
此外,達州市投資促進局緊緊圍繞成渝經濟區塊、珠江三角洲等重點區域的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重點客商,積極采取以商招商、網上招商、代理招商等形式,通過部門聯動、社會聯動、政企聯動等方式,將大大提高“渝洽會”招商成功率。
不斷變化的數字體現了成效。在兩周前,記者獲悉簽約金額為50多億元,上周數字已上升到70多億元,而最近的資料表明,達州市在本屆“渝洽會”將實現簽約項目45個,投資總額高達97.74億元。
全程參與融入重慶對接合作及投資促進推介會籌備工作的達州市投資促進局綜合科科長潘江滿臉喜色:“本屆‘渝洽會’,我們共邀請了重慶、成都、貴州、湖北、福建、廣東、香港等地大企業、大集團200余戶前來參會。至少有1/5以上的客商將在對接合作及投資促進推介會上簽約。”
對接互補搶先機
“5月21日,我市將分別與重慶市發改委、農委、商委、工商聯簽訂區域合作、農業合作、商務合作、友好商會等框架協議。與此同時,各縣(市、區)也將分別與重慶有關區縣簽訂友好縣(市、區)合作協議。”達州市發改委綜合科科長張仕奎說。
空間上的毗鄰、產業上的互補和經濟上的對接,為達州融入重慶架起了一座堅實的橋梁。“重慶已連續多年成為達州市引進外資的第一大來源地,達州20%以上農產品銷往重慶,70%以上的外游客人來自于重慶。”今年3月,省社科院和達州市發改委撰寫的《達州融入重慶經濟圈戰略問題研究》課題如此敘述。今年一季度,達州引進重慶市到位資金41.8億元,占所有到位資金的46%。
時下,達州市正積極打造天然氣能源化工產業合作基地和機電醫藥紡織產業承接基地,搶先成為重慶化工原料和能源供給地,建立“達渝飛地工業園”,承接汽車摩托車產業轉移,不斷完善生產制造功能。打造“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和品牌、建成重慶新型建材供給地、打造重慶周末游及商務會議“后花園”,不斷完善產品供給功能。圍繞建成秦巴地區物流中心和渝東北商貿中心,加快現代物流集聚區建設、打造特色突出的專業市場和區域性消費中心,不斷完善市場服務功能。
“借助本屆‘渝洽會’這一平臺,達州將積極實施開放合作戰略,全面展示達州對外開放形象,主動融入重慶經濟大循環,促進達州早日建成重慶‘飛地’產業首選之地和‘融入重慶經濟圈試驗區’。”達州市經委副主任曾小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