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以流通為突破口破解“三農”問題

2010-5-19 9: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三農”問題是事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如何破解“三農”問題?從發展農村商品流通謀求突破,是一個新的思路和選擇。以農村商品流通為突破口破解“三農”問題,實質是以“市場機制”和“服務體系”為核心,建立健全農村商品流通和服務體系;目標是打通城鄉市場,創新利益共享機制,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產業化。 
    以農村商品流通為突破口破解“三農”問題,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首先,在當前農產品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消費結構決定生產結構的情況下,市場控制權已由生產領域轉向流通領域,流通在引導消費、實現和提高產品價值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強。創新農產品流通機制,讓農民分享流通增值,應成為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著力點。其次,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必然要求重視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問題。只有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形成上可平等對接龍頭生產加工企業、下可有序對接分散農戶的農產品流通渠道,才能支撐農業生產基地化、農產品加工園區化、深加工農產品銷售品牌化,從而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再次,推進城鎮化需要不斷改善農村商品流通。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途徑是推進城鎮化。城鎮化的過程是城市生活方式導入的過程。城市生活方式的本質在于服務社會化和生活便利化。要在農村實現服務社會化和生活便利化,就要構建完善的商業網點和消費服務體系,包括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市場流通日趨活躍,有力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繁榮。在新的形勢下,應把流通提升到破解“三農”問題戰略突破口的高度,積極發展農村商品流通體系。
    圍繞“一體兩翼三突破”,解放和發展農村流通生產力。“一體”,是指明確農村市場的主體是農民的自發聯合體。應通過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探索形成農民與其他涉農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使農民與其他主體由被動從屬關系轉變為競爭合作關系,形成利益共享的分配機制,使農民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兩翼”,是指工業品下鄉與農產品購銷兩個市場的協同與統一。農產品進城是工業品下鄉的前提,農民只有通過完成農產品銷售獲得收入,才能購買工業品。應培育集約化的流通主體,推動形成農村綜合市場,建立農產品與工業品的雙向流通體系,實現兩個市場的統一,提升農產品商品化率和工業品品質。“三突破”是指突破“就農言農”的思維方式,突破“零附加值”的流通方式,突破“散、亂、盲”的流通組織方式。“三突破”的核心在于打破傳統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思維方式,解決好“農”與“非農”的關系,通過延伸農業產業鏈、構建農產品加工供應鏈,形成高附加值的農產品流通體系,發展現代農業;同時,通過組織化、集約化農村流通設施、零售網點和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農村城鎮化。
    實現“三個完善”,提升農村流通水平。首先,完善農產品流通產業體系。按照農產品流通產業化的發展方向,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運銷企業、進出口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和大型食品連鎖超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場為依托,組織農產品運銷協會,大力發展農民物流合作組織,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其次,完善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抓好“萬村千鄉”農家店和“雙百工程”建設工作,盡快建設配套的城鄉市場體系,尤其應重視農產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設。第三,完善農村流通服務支持體系。加強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整合信息資源,有效進行農產品市場交易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發布工作。創新信貸服務模式,滿足流通企業資金需求。繼續完善支持鮮活農產品運銷的“綠色通道”。(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馬龍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