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信息化加速城市化進程

2010-5-19 9: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30年前的廣東深圳,還屬于寶安縣的農村,而如今人口超過千萬,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20年前的上海浦東陸家嘴,還是一片低洼平地,如今正在建設中國的金融中心。改革開放30年的奮斗,讓中國的城市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在城市的應用,更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在浙江寧波剛剛閉幕的上海世博會首場主題論壇——“信息化與城市發展”論壇上,智庫云集,群星薈萃,圍繞“信息化與城市建設和管理”、“信息化與城市生活”、“信息化與全球合作”、“現代物流與航運中心建設”、“產業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與社會責任”等七個專題做了全新的詮釋和注解。論壇向全世界發出了這樣的強音:信息化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路徑,也創造了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
信息化加速城市化進程
曾經有人說,由于通信技術的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后人口分散,作為傳統地理節點的城市將走向消亡。上海市市委書記俞正聲對此提出,事實并非如此,從上海等諸多城市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來看,城市化步伐并沒有因為信息技術進步而有絲毫減緩,反而因信息化而加速,城市的傳統將在信息社會中依然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在論壇上提出,縱觀城市化的進程,就是人類從農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再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發展的歷程。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新產業,包括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當這樣的新產業成為社會生產力的主要方面,或者說信息化的過程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方式時,我們則進入了信息社會。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能源安全是一個大問題。江綿恒認為,我們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機遇,那就是要推動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的協同發展,齊頭并進,解決發展的問題。當城市化和信息化發展到相當程度時,可以想象我們未來的生活就會智能化。
信息技術及應用,正在與城市發展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此次論壇上提出,要把信息化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結合起來,加快3G、電子商務、軟件服務、網絡動漫、電子娛樂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拓展新興消費,推進物聯網、傳感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催生新興產業。加快TD的研究和產業化的步伐,促進4G的發展。同時還要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推動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深度應用,加快信息技術向各行業、各領域的滲透,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的集聚,實現優化升級。在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上,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信息化的發展路子。據浙江省省委書記趙洪祝介紹,浙江省堅持信息化與工業化、城市化相融合,推進數字浙江建設,大力發展微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新型元器件、電子材料以及軟件服務、電子商務等信息產業,一躍成為中國重要的信息產業基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水平的快速提升。
信息化打造高效城市管理
當前,信息化與城市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提供了解決城市規劃、交通與物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問題的手段,推動城市管理和服務向智能化、精細化和便捷化方向發展,提高城市的運轉效率,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指出,信息化對城市的發展、建設和管理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信息技術在城市的應用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和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信息化的深入推進,提高了城市的通信效率,方便了居民的溝通和交流,加強了城市的交通管理,加快了物流業的發展,增強了城市的公共服務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改善了城市的綜合發展環境,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建設和管理。
新加坡在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政府服務、城市管理效能方面始終走在世界前列。此次論壇上,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局長戴榮利提出,電子政務是政府提供服務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能幫助領導者更好地相互學習、相互分享。新加坡電子政務在過去30年中已經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給國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現在有1000多項政務都可以上網實現,而且可以實現一周7天、一天24小時的服務,可以用于工商注冊、文件遞交、納稅、信息索取等。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健介紹說,2005年上海就啟動建設了城市網格化管理平臺,目前已經覆蓋中心城區和街道鄉鎮,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置在市政工程、園林綠化、市容環衛等領域的一些問題,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路邊指引標志,發布交通信息,為出行者提供便利。上海積極推動公共服務領域的信息化,提升城市公共服務的功能和市民的生活質量。如發展電子政務,建成了電子政務的基礎網絡平臺,支持各類政務應用,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探索跨部門的協同辦公。目前“中國上海”門戶網站已經成為政府信息公開、市民參政議政和網上事務辦理的重要窗口。此外,上海建設十年的社會保障卡工程,已經覆蓋了在上海居住的各類人群,可憑卡辦理保障、就醫等。
信息化創造美好城市生活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哈馬德·圖埃在論壇上強調,城市將會更加人性化,我們最根本的需求就是和自己的鄰居、市民進行溝通,信息通信技術將進一步推動這方面的進程,為我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實現這樣溝通的目標。上海市市委書記俞正聲在論壇上指出,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包括物聯網、云計算在內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極大地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使我們的溝通和聯系越來越便捷,而且作為一項基礎性技術,正在飛速地改變著傳統城市的概念,已經滲透到了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日益改變著我們的城市生活,不斷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方式。
據工信部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電話用戶達到了10.9億戶,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到了4.04億人。電腦、手機、彩電等電子信息產品廣泛普及,手機視頻、無線城市等新的增長點不斷催生,智能交通、電子醫療、現代物流等信息化的應用迅速發展。信息化建設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化給城市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愜意中,物聯網正在成為其中的明星。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如此暢想:如果說互聯網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那么物聯網就實現了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讓物體也具有智慧。這個“物”可以包括機器、設備、裝置,也可以包括動物甚至植物。物聯網可以說是人與大自然之間連接的一個網絡。例如在汽車上裝上傳感器,裝上通信模塊,這樣所有的汽車信號就跟我們人聯系在一起,汽車就有了智慧,車主可以隨時控制自己的車,廠商可以知道車輛運行的情況,交管部門可以解決交通堵塞的問題。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無處不在的網絡,這已經成為物聯網走進現實的基本條件。
“通過移動通信網絡把身上的傳感器信息傳到手機上,通過手機發送到醫院,醫院通過專家再幫你診斷,提示你預防以及按時服藥等。”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如此描述物聯網在智慧城市生活中的應用。鄔賀銓指出,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網絡城市,而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因此物聯網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標志。他指出,中國現在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小孩的照顧問題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而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居應用,可以通過遠程視頻等各種方式看到家里老人和小孩的狀況。隨著互聯網向寬帶化、移動化、泛在化發展,智慧城市將使人們工作和生活更安全、更有效、更舒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