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論壇:信息流是高效物流的前提
2010-5-19 9: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果說我們的物聯網真正高水平發展了,我們的現代物流可能會推到一個更高水平、更新的階段,可能我們物流的成本和效率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前景。”在“現代物流和航運中心建設”分論壇上,浙江寧波市市長毛光烈這樣評論物聯網在現在物流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確,在分論壇第二階段的互動討論中,與會嘉賓和聽眾大多數的討論都是圍繞物聯網與物流信息化進行的,正如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蔡陽所說的,高效物流的前提是信息流,必須為天空與地面、境內與境外的一體化市場提供業務保障能力和全流程跟蹤能力。而實現的前提便是采集信息的物聯網技術。“說起航空貨運信息化,大家會想到RFID、全程跟蹤這類問題,我覺得這個方面中國的技術水平一點也不比外國差。”蔡陽表示,那么,這項技術對航空貨運的價值在哪里?
對此,他指出,首先它能幫助我們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貨運公司的差別就在于,物流公司可以根據物聯網的信息做貨物的分配,直接把貨物配送到用戶的銷售部門,用戶不再需要倉庫,也不會產生庫存積壓,并且不需要自己建立配送中心。事實上,使用了物聯網技術的國外物流企業還可以提供備件服務和庫存規劃,物流企業可以知道用戶的備件來自何方,再通過整個物流供應鏈系統管理供應商。這樣的高效率服務可以產生很多高價值的制造業,而這正是需要通過信息技術來完成的。現在,高科技產品、海鮮、鮮花等越來越講求速度的產品,正在成為航空物流業的服務對象。作為高科技產品的世界工廠,長三角80%的IT產品是在發貨后72小時通過飛機運往世界的。物聯網的第二個價值體現在能建立一個真正全球化的航空貨運網絡。這個網絡不僅是從A運到B的航線網絡,更重要的是,它跟地面有全面的協議,能夠把貨物在最短的時間內運走,那些高價值的產品自然而然就會主動找上門來。另外,這個網絡實現了銷售優化,航空貨運跟客運不同,航空運輸是單向的,運出去的多,運回來的少。這就需要強大的全球化IT系統去支撐國內國外的供應鏈。
國際上也在推動物聯網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聯合國推出了追蹤集裝箱信息的項目。聯合國助理秘書長、2010年上海世博會聯合國展區總代表奧尼·貝楠表示,現在世界貿易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集裝箱化,所有的運輸都變得非常高效,這就需要融合ICT技術。給每個集裝箱貼上一個電子標簽,通過這個電子標簽就能知道誰在進行運輸、到達的目的地、貨物的位置、出發的地點,所有的一切都能得到追蹤,而追蹤到的所有信息都需要放到這些系統當中,企業如果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對硬件進行投資。
正是看到了物聯網在物流信息化中的重要意義,在寧波與上海聯手打造世界級航運中心的過程中,兩個城市就把物聯網和物流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對此,毛光烈提出了三個努力方向。一是做好系統的規劃方案。二是務實發展,物聯網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所有領域推開,可以先在物流行業嘗試突破,為其今后在其他行業的應用做好鋪墊。三是希望三網融合能夠把基礎的數據處理系統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讓寧波率先成為一座擁有三網融合高處理能力的城市。
此外,毛光烈還指出,推進物聯網發展,需要有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現在,在“云計算”的武裝下,計算機的處理能力非常強。在這方面,寧波市與相關企業正在探討擁有強大信息處理能力的可能性,這方面有所突破才能為物聯網的推廣提供更好的條件。另外,還要加快應用領域的推進工作,包括生活領域、服務領域、物流領域以及聯運交接過程的智能化水平,為物聯網的應用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