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采購資訊

政府出臺采購新規僅是個開始

2010-5-18 11: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據了解,中國很可能實施一套新規,要求某些電子設備的生產商在披露關鍵加密信息后,才能通過資格審查進而參與政府采購。也就是說,包括智能卡、防火技術和互聯網路由器等六類科技產品在內的相關設備生產廠商需要向有關部門披露加密代碼,才能獲準參與政府采購的投標。而這類加密信息屬于企業的保密內容,因此業內有言論表示這將引起不太可能服從規定的外資企業做出最后攤牌,或許國外廠商將最終失去政府購買這些產品的合同。 
    相關統計顯示,中國政府采購市場每年實現的交易額高達數十億美元,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政府采購更是成為了各路商業諸侯逐鹿的“中原”。由此,是凡來自中國政府的任何規定都將招致各類聲音,其中有贊同也有質疑。類似事件在去年也發生過——中國政府發布規定要求所有產品都要擁有中國的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而且申報人的知識產權必須完全獨立于海外機構或個人,這在當時立即引發了“外資”的集體爭議,這一條款也在最近予以刪除。
坦言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無論如何,也談不上絕對公平,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貿易壁壘”,政府采購行為對自有品牌的關照也是各國間的常有做法。
對于目前中國經濟而言,一方面面臨經濟轉型的壓力,必須提振內需以國內消費來消耗產能,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氣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努力發展自有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如此,在政府采購領域能夠支持自有品牌技術和產品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們也越來越認識到,核心技術依靠進口是無法買來的——過分依賴“以市場換技術”也會帶來后遺癥。而且,一旦這些關鍵“加密”信息在國家政府應用中形成盲區,甚至不排除存在留“后門”或植入“木馬”等隱患,其危害不言而喻。因此,我們必須制定自有技術創新的扶持機制,同時建立一套國家軟硬件信息安全的防范系統。
而據一些后續報道表示,政府采購新規的最終版本盡管目前還未敲定,但很多二級政府部門已經暗自遵從新的采購規定。筆者認為,保護中國設備廠商,尤其是那些具有自主創新精神的企業的出發點本無可厚非,但出臺這樣的采購規定卻不能一勞永逸——這只是一個開始,真正想要保護“中國創造”原動力還需進一步努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