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瑞麗:邊城三路突破
2010-5-16 12: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建跨境經濟合作區、補旅游短板、放水養魚“珠寶城”
訪云南省德宏州瑞麗市市長刀曉瑞
黨鵬
邊境小城瑞麗,土地不過1020平方公里,人口不過16萬,且孤處西南一隅,但戰略地位卻不容忽視。
這里是東起上海的東西大動脈之一320國道的終點,是滇緬公路與中印公路(即赫赫有名的史迪威公路)的交匯處,緊扼中國通過緬甸進入東盟及南亞地區的陸路咽喉。它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城市木姐,歷來是中緬兩國經貿往來的重要中轉站和集散地。
自上世紀90年代開放以來,口岸經濟就是瑞麗的最大特色。它擁有中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姐告邊境貿易區,歷年來口岸貿易收入都占瑞麗市財政收入的七成,2009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達60.16億元。
繼今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成立后,近日,國家發改委又公布2010年西部大開發工作安排,明確提出將重點推動云南瑞麗、廣西東興、新疆喀什、內蒙古滿洲里四大沿邊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邊城瑞麗,有望升級成為“邊境新特區”。
又一輪重大機遇當前,身為當地“刀”姓傣王族后裔的瑞麗市長刀曉瑞,又有何所思、有所動作呢?
600平方公里的跨境經濟合作區
《中國經營報》:云南是中國面向東盟及南亞地區開放的橋頭堡,與緬甸三面相鄰的瑞麗市,又是名副其實的開放最前沿,你們的真正優勢何在呢?
刀曉瑞:瑞麗作為國家級口岸,相連接的緬甸一方區域屬于政府控制,而不是地方武裝控制,政治穩定,老百姓改善生活的愿望強烈,這是我們發展邊境貿易的最大優勢。雖然根據有關協議,緬甸與老撾、越南屬于東盟新三國,緬甸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區要到2015年才能夠成立,但目前中緬石油和天然管道建設已經啟動,瑞麗作為中緬邊境第一個過境口岸城市,水電、礦產、農業等領域都與緬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礎,經濟、技術合作的前景非常看好。
接下來隨著連接內地的鐵路、高速公路陸續開工建設,瑞麗跨境物流市場會有大的飛躍,現在云南冶金、昆明鋼鐵、聯合電力、中外運等企業已紛紛前來選址建設物流基地,比如云南冶金確定投資建設的一個大型物流基地,總占地面積就超過2000畝。
《中國經營報》:除了利用跨境通道之便積極推進物流業,瑞麗是否考慮發展更多適合自身條件的產業,以更充分地利用跨境合作的便利?
刀曉瑞:以前瑞麗市除了蔗糖加工,幾乎沒什么工業企業,但籌建中的中緬自由貿易區,為我們發展出口加工和就地加工產業提供了機遇。為此,在現有的姐告邊境貿易區基礎上,我們規劃了一個“中緬瑞麗-木姐跨境經濟合作區”,將在瑞麗河兩側河谷地帶的600平方公里(雙方各300平方公里)范圍內,建立4平方公里的中緬跨境合作中心和3平方公里的中緬跨境工業園,并對這兩個核心區分別進行跨境圍網封閉管理,其余區域作為核心區的拓展空間,涵蓋中方16萬人口和緬方1萬人口。我們還提出了能源、礦產、旅游文化、加工裝配業合作等九大重點合作領域。該方案已上報商務部并獲批,可以說,這個跨境經濟合作區,承載著瑞麗市未來的產業振興希望。
嘗試BOT模式 補旅游短板
《中國經營報》:在很多到過云南的背包旅行者中都流傳一句話:“找艷遇到麗江,自駕游到騰沖,體驗傣族文化到西雙版納。”瑞麗的旅游業好像不太受人關注。你認為,跟云南其他地方相比,瑞麗旅游業短板何在?
刀曉瑞:實際上,瑞麗的旅游資源非常有特色。我們三面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170公里,形成了“一個壩子、兩個國家、三省(邦)交匯(云南省與緬甸的禪邦、克欽邦)、四座城市(即瑞麗和緬甸的木姐、南坎、九谷),以及“一寨兩國、一井兩國”等獨特地理景觀。我們還有傣王宮遺址,是“勐果占畢王國”、“滇越乘象國”、“麓川王國”三大古國的故都,民族文化的底蘊相當深厚。
但正如你所說,我們在旅游者中的口碑不如麗江、騰沖和西雙版納。主要原因之一,是進出交通的限制,目前從昆明到瑞麗還沒有直達的鐵路和高速公路,距離最近的機場也需一個半小時車程。現在,德宏州正在加快推進泛亞鐵路西線大理至瑞麗(德宏段)、杭瑞高速公路龍陵至瑞麗段和騰沖至瑞麗高速的建設,初步預計鐵路會在2013年開通。大家都知道,去年昆明到麗江鐵路開通,讓那邊人氣更旺了。另一方面,我們的旅游景點規模小、分布散,旅游產品單一,留不住客人,加上我們整體旅游品牌推廣力度不足,這些都制約了瑞麗旅游業的發展。
為此,我們開始重視傣族文化的深度開發,如舉辦傣族文化年、潑水節等大型活動,去年底,還啟動了傣王宮暨伊洛瓦底影視城的建設,先后投入3億元,目前正在招商引資,希望它成為未來瑞麗旅游的最大亮點。同時,我們也在努力恢復一片2000多畝的山地濕地,請復旦大學的專家做了規劃設計,總投資10多億元,這是把瑞麗建設成“候鳥生態旅游城市”的重要一步。此外,我們還將與騰沖等周邊城市形成聯動,優勢互補,共享資源,以打造一條更優質的滇西南旅游黃金(1232.80,3.60,0.29%)線路。由于瑞麗本身的經濟實力有限,這些景點主要采用了BOT模式(即建設—經營—轉讓)進行開發,這是我們的一種新的嘗試。
“東方珠寶城”放水養魚
《中國經營報》:我們注意到,瑞麗市區到處都是珠寶店,據說城里跑的高檔車多為玉器商人所有,在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和旅游業的同時,作為傳統支柱產業的珠寶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如何?
刀曉瑞:瑞麗市與“翡翠王國”緬甸接壤,是中國國內珠寶行業四大集散地之一,已集加工、展示、拍賣、貿易為一體,早在五六年前,瑞麗就有五大珠寶園區,基本實現了產業的規模化和規范化經營。
但與珠寶產業更發達的廣東相比,瑞麗的珠寶產業還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緬甸的玉石原料長期以來都是經海運進入香港、廣東以及東南亞國家,瑞麗雖與之接壤,卻沒有大規模陸路運輸的條件,小規模運輸手續非常繁瑣,導致玉石原料反而要從廣東運過來,成本高、周期長。另一方面,緬甸現在對玉石原料控制的也比較緊,為此,連云南省政府的主管部門官員都出面跟緬方多次接觸商談,我們期望能在緬甸距中國邊境10多公里的地方建一個玉石原料供貨點,現已與緬方達成了初步意向。
還有一點,瑞麗珠寶產業的技術、資金實力都比較薄弱,大多數珠寶商仍然是作坊式的。但相信隨著玉石原料陸路運輸等關鍵問題逐步解決,瑞麗的“東方珠寶城”這張名片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和效益。
《中國經營報》:我們在采訪中了解到,瑞麗市場上很多高檔玉器交易往往都是私下完成的,政府如何避免交易稅收的流失?珠寶產業在瑞麗未來經濟格局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刀曉瑞:按照我們的統計,目前瑞麗市一年的玉石原材料和成品交易總金額接近60億元人民幣。但正如你所說,很多高檔玉器的交易不會像超市里買東西那么透明,政府部門不好監管,所以珠寶產業對我們本地的財稅貢獻是有限的。但我們本著“放水養魚”的原則,繼續支持珠寶產業做大,主要目的是帶動商業、酒店業及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瑞麗市區很多房地產項目都是圍繞著珠寶業來做的,也只有珠寶業才消化得了。我們認為這種模式是符合瑞麗自身實際的。
瑞麗位于云南省西部,隸屬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陸路距省會昆明752公里。總人口約16.5萬,傣族人口約占1/3,還有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等少數民族。瑞麗是古代南方絲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國與東盟及南亞地區發展國際陸路運輸業的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