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2010-5-16 11: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應認識到“信息化”的戰略價值。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物流”由企業內部的管理概念轉變為一種產業觀念,催生了現代物流業。物流業信息化建設是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課題,也是該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
用信息化來促進傳統國際航運業向現代國際航運物流業轉型發展
毛光烈(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
國際港口城市應把國際航運物流業的信息化擺到更突出的位置。近年來,寧波大力培育現代國際航運物流業,把物流信息化作為推動傳統國際航運業轉型發展的突破口,作為提升港口服務業的龍頭來抓,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國際航運物流信息化的基礎,是物流各環節單個企業的信息化。現代物流的信息化,是基于企業的信息化。寧波積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政策引導和推動,大力推進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國際航運物流業信息化是整合眾多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我國中小企業眾多、物流信息資源零散、企業網絡信息開放共享不足、區域性物流信息平臺欠缺。2006年,寧波啟動第四方物流市場建設,信息化、市場化和制度化這三種手段有機地組織各中小企業的共同合作,形成了有序整體的物流體系。
國際航運物流業信息化是各物流企業行為規范、標準的信息化。只有眾多中小物流企業經營行為的統一,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實行社會范圍內物流企業的系統化和標準化運作。寧波積極開展創新研究,在中國率先制定了現代物流行業標準,在國內率先提出第四方物流市場的業務服務規范,填補了公路運輸的單證和報文格式規范等空白。
國際航運物流業信息化是物流產業基地的信息化。只有加快物流產業基地的信息化,提升物流專業貿易市場的信息化水平,同時配套推進口岸服務,政務服務公共平臺建設,才能以點帶面,形成物流產業供應鏈整合的強大合力。
國際航運物流業信息化是國內外城市物流業之間開放合作的信息化。近年來,按照“立足寧波、依托浙江、服務長三角、聯合中西部、對接海內外”的思路,以物流信息公共平臺和口岸大通關為載體,積極推進跨區、跨部門的合作發展,加快與國內外城市物流業信息化的開放合作。
信息通信技術,城市發展的加速器
多林·雷切安(摩爾多瓦共和國信息技術和通訊部副部長)
推進信息、知識、網絡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是許多國家的共同目標。新的信息和通信技術(ICT)成為實現這一發展的推動力之一。現代通信技術不但是新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工作方式。
高質量、多元化的傳統運輸網絡和服務是許多行業和活動中重要的區位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假設,ICT及其運用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城市發展起著類似的作用,也可以認為,基于上述觀點,在未來所有城市發展進程中都應該考慮到ICT的作用。
因此,規劃者應該更廣泛地探討信息社會的發展,尤其是ICT對城市和地區結構以及整體空間發展和規劃的影響,但是到目前為止,鮮有這方面的討論。
隨著現代社會中經濟基礎性質的變化,知識和技術在生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由此突顯了目前空間發展趨勢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如此,這一根本的經濟變化還為我們提供了功能和組織方面許多新的可能性。所以,制造業、服務業和其他組織中傳統的管理方式以及日常活動也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另外,這些發展將產生各種空間影響。因此,城市和區域規劃應該將ICT這一信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加以考慮。規劃者應認識到這一新的需求和挑戰。
空港物流基地,為上海航運中心助力
蔡陽(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信息師)
上海在發展物流業方面具備獨特的優勢。首先是區域優勢、經濟發展優勢和巨大市場需求構成的條件優勢,其次是上海口岸貨運物流的規模與地位、上海空港的規模與地位等構成的基礎優勢。
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良好,上海是全國經濟中心也是長三角經濟龍頭,上海正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而制造業是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基礎,未來上海物流業發展空間巨大。
東航正努力成為上海空港主要物流企業主體,東航依靠現有的規模,基地航空公司機隊、份額、航線、服務等優勢,將打造成為民族物流業的領頭羊,以振興物流業為己任,并扮演重要角色。東航在上海航運中心建設中的努力方向是:集中優勢,整合航空貨運資源;天地合一,完善服務項目;轉變商業模式,成為中國UPS。
憑借高附加值運輸和安全便捷的優勢,航空物流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最高業務形式。貨暢其流需要國家在協調機制、政策細化、障礙排除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現代物流業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支持,信息化是實現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手段。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滿足物流業對信息流控制的需求。
電子港口,通向國際超級大港的基礎
拉斐爾·阿茲納·加里奎斯(西班牙瓦倫西亞港務局董事會主席)
港口和運輸業的根本特點在于巨量信息生成和交換。以往物流鏈的信息傳遞都是由傳真、電話手動完成,效率低下,企業不得不付出巨額成本。
近年來隨著技術平臺的構建和完善,海事部門和航運部門信息系統整合成為可能。瓦倫西亞港是目前歐盟致力于提高信息交換和管理并占有領先地位的主要港口之一。瓦倫西亞網作為瓦倫西亞港口管理局的技術支撐,集成了當前所有系統,連接并整合了物流鏈主要參與者,從而有效地構建了信息交換所需的基礎設施,再加上標準解決方案的執行,港口物流管理得以現代化。用戶登錄瓦倫西亞網就可以進行貨物運輸有關的商業、業務和信息交換。方便獲取綜合物流信息,從而加快物流服務進程,實現更大經營管理績效。
現在全球化和現代化正在改變我們的貿易和生活,這使得現在的港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這些挑戰是非常復雜的,港口需要更好的管理信息。所以,我們未來都會建立一個e港口系統,讓所有的港口都聯系在一塊,我們需要這方面的努力,來促進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的想法,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實現更為人性化的發展,能夠更好地發展我們的城市和我們的國家。
用信息化縮短港口差距
奧尼·貝楠(聯合國助理秘書長)
我們知道,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是貿易的兩端。從航運基礎設施來看,大多數分銷系統和代理服務都用在發達國家。那么,對于最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來說,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技術、什么樣的變化速度,才能夠讓貿易差距縮短呢?
現在世界貿易明顯的趨勢就是集裝箱化,所有的貿易運輸都變得非常高效,這方面就要融合ICT(信息通信技術),因為每一個集裝箱都有一個電子標簽,誰來運輸的,目的地是哪里,出發地是哪里,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追蹤,所有這些信息都必須放到這個系統中。
但是要做到這點,必須要對硬件做出投資。現在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港口,越來越多的運輸行業、產業鏈都使用ICT。
在這一塊,除了對硬件的投資,還要有非常好的能力建設。但我們發現,很多港口只是關注投資建一個龍門塔吊,并不關注ICT。很多港口只是提供服務,有些港口的做法沒有考慮到可持續發展。
到底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解決方案呢?是僅僅作為一個投資,還是我們應該給出一些政策?提出這些問題,我本人也沒有很好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想一下,那些最不發達的國家把港口看作是一個國家的事情。為什么每個國家都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港口呢?其實在這一塊有很多的挑戰,關鍵是我們不能重復過去犯下的錯誤。我們要做部分投資,但必須要整合ICT,整合電子商務,要把這個放到我們的投資計劃里面。我們必須在這方面實行正確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