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國外運:3-5年內力爭進入中國內貿企業前三甲

2010-5-14 13: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外運長航集團董事兼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建衛接受中國航務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外運將通過3到5年的努力,進入中國內貿企業前三甲。
張建衛有如此信心的來源,是在上海世博會開幕之前,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借勢在上海做出一個大動作——正式將內貿運輸公司“外運速航”從江蘇移師上海,全速向中國內貿領域開進。 
張建衛在接受企業戰略轉型話題的專訪時表示,中外運長期從事外貿運輸業務,外貿比重占自身業務的80%。如何發揮中國外運股份在貨代、船代、快遞和合同物流等業務優勢,快速、準確進入內貿市場,使中國外運股份變為內外貿兩條腿走路、市場化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是實施企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戰略。 
張建衛坦承,外運速航在上海的開業,標志著中國對外貿易運輸巨頭正式向內貿領域出手。“本來,集團試圖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開拓內貿市場,但受種種原因所阻,最終未能如愿。而中國內貿領域又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兄弟公司已走在前頭,中外運必須把握機會。集團決策層由此痛下決心:通過中外運自身資源平臺的整合,實現進軍中國內貿的戰略目標。”張建衛說。 
“與中遠、中海等兄弟單位相比,中外運最大的優勢在于它的沿海、沿江及遍布全國的公路、鐵路物流網絡。”張建衛認為,作為本土大型物流集團,中國外運不會因為計劃通過收購、合資擴張的方式受阻就改變戰略。中外運將通過整合自身網絡、加強宏觀調控的方式來充分利用這一優勢。 
而在此前,中外運已經和重慶市政府、黑龍江省政府簽署戰略協議,打造長江中上游航運中心和重組黑龍江航運集團。張建衛特別介紹說:“與黑龍江的合作,使中外運的內貿網絡格局由傳統的珠江、長江及沿海的F型,變成由珠江、長江、黑龍江和沿海組成的E型網絡,覆蓋南北中,這是一個更佳的布局。” 
另據張建衛透露,中國外運正準備與上海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中國外運的運營中心移師上海。“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這片沃土種下一棵梧桐樹,引來一群業界金鳳凰。” 
“中國外運陽光速航從江蘇移到上海,可以稱為第一棵小樹苗,相信它會盡速成長。此次的戰略轉移,對這個團隊來說是犧牲小我、成全大局。”張建衛的言語中,對外運速航充滿稱許、信任與期待。 
見證了中國外運陽光速航在江蘇誕生、成長過程的蘇州市副市長梅正榮說:“全球金融危機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沖擊,同時也創造了許多新的重大的發展機遇。中外運高層領導敏銳地發現并抓住機遇,迅速決策擴大集裝箱運輸規模,拓展集裝箱運輸領域。對這樣的戰略眼光和魄力,我們必須表示高度的敬意。” 
針對有媒介報道,中國外運陽光速航的營業規模將擴大10倍。張建衛在簡單盤算后,釋然一笑:“這不是一個有想象力的預測。”事實上,外運速航最近幾年在江蘇發展極快,內貿集裝箱運輸量更是成倍增長,今年預計將超過10萬箱。 
面對金融危機以來的內貿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內貿門外漢”自謙的張建衛指出,金融危機只是個偶然因素,而內貿市場的大力發展是歷史必然。“一個偶然因素促成了中外運的必然轉變,這是好事。” 
張建衛說,“經歷了起起伏伏的資本運作和企業重組過程,中外運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必須加強細分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在低成本運營的基礎上做好服務,必須統一整合集團和公司所屬渠道、網絡資源,認真研究產品結構,適應客戶需要。由此,我們才敢于提出,3到5年內進入內貿領域前三甲。” 
與此同時,張建衛表示,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隨著物流業的振興發展,中國的內貿市場必將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中外運作為國企,肩負重大責任,將在國家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對行業有所貢獻。”據張建衛總裁透露,中國外運對內貿行業統計方法的調整,即是國內的一種創新。 
借用上海海事大學副校長、物流著名專家黃有方的話說,“憑借公司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管理團隊和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專業人才,外運速航必將在內貿集裝箱運輸領域,不斷發展壯大,繼往開來、勇創輝煌!”相信這也是張建衛總裁的期待。 
在張建衛看來,此時進軍內貿市場,并不意味著中國外運的目標有所變化,而是順勢而為。“在執行過程中,我們將心無旁騖、矢志不移、完成任務,實現一加一大于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