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進口增長警示了什么

2010-5-12 13: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季度,我國農產品進口增長幅度遠遠高于出口增長幅度。這本來是貿易領域的正常現象,但是它會給生產領域一些警示。“棉花進口94.0萬噸,同比增長229.7%。”“小麥進口37.3萬噸,同比增長208.0%。”“自印度進口急增近五倍。”這些數據足以讓我們反思:小麥、棉花這些曾經“替代進口”、“產量最大”的優勢產業何以走起了回頭路?人口壓力比我們還要大的印度哪些農產品成了我們的原料來源?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各地區進口增速普遍較高。”
自2008年以來,棉花進口量大幅飆升,進口價格持續上揚,印度替代美國成為最大進口來源地。主要原因是種植效益低下,農民植棉意愿下降。2009/2010年度,我國棉花供需缺口高達258萬噸,較上年擴大117萬噸。加上2009年11月份以來,全國雨雪災害性天氣頻繁發生,影響了棉花采摘交售進度,棉花質量普遍下降,國內對進口棉花的依賴程度加大。而國際棉花不僅質量好,價格優勢也很明顯。棉花到岸完稅后價格比國內棉花價格每噸低800多元,企業進口意愿強烈。
小麥的情況呢?我國夏糧連續六年增產,市場不缺麥子,小麥進口價格也沒有太大優勢,為什么近兩年小麥進口還是在增長?5月4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軟紅冬小麥市場收盤上漲,小麥市場走勢強于玉米和大豆。5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離岸價為202.4美元/噸,合人民幣1382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2226元/噸,同比上漲261.6元/噸。我國小麥其實是有進有出,主要進口國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這些國家的小麥以加工品質優良享譽全球。可見,我們現在缺的不是小麥,而是加工品質優良的小麥。據國家小麥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產后加工研究室連續兩年對黃淮麥區小麥質量調查研究顯示,田間樣品的質量狀況逐年下降,而糧庫樣本的品質性狀明顯低于田間樣本。農業部在2001年就發布了《中國小麥品質區劃方案》(試行),現在看來,落實得不夠好,而小麥的產銷銜接落實得就更不好了。
從進口增長中我們應該有所提高。一要提高認識,農業生產最終追求的是效益,在效益面前,數量質量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二要提高能力,我們進口農產品不能僅盯著眼前效益,更要從中學習別人的產銷機制體制。如果我們只要“魚”不能“漁”,那就真的愚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