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4+3”現代產業牽手上海世博會
2010-5-12 10: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張家口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張家口實際的現代產業體系。立足區位、資源、產業基礎等優勢,在綜合考慮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未來發展趨勢等因素基礎上,按照“京冀晉蒙交界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定位,依托各類園區加快發展振興“4+3”現代產業,為各界人士投資置業搭建更加優越的創業平臺 “4+3”現代產業提供良好創業平臺 ★旅游服務業蓬勃發展
張家口處于太行山脈、燕山山脈和陰山山脈的交匯處,有盆地、山區、高原等多種地形地貌,四季分明,氣候涼爽,景色宜人,名勝古跡遍布全市,冬季平均氣溫零下12攝氏度,夏季平均氣溫18攝氏度,是理想的滑雪旅游勝地和生態休閑之都。張家口把旅游服務業作為第一主導產業來抓,發揮區位、交通和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建設京西北運動康體休閑和京冀晉蒙交界區域中心旅游城市為目標,圍繞市區休閑中心和冰雪溫泉、壩上草原、桑洋河谷、歷史文化四大景區建設,著力構筑“一城四區”旅游格局,做強“冬季滑雪、消夏避暑、溫泉養生、始祖文化”等旅游品牌,打造“滑雪旅游勝地、生態休閑之都”的旅游總體形象。 ★新能源產業潛力無限
依托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煤炭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環保型熱電和生物發電等新能源,形成多樣化的能源產業格局。大力實施國家雙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等項目,目前,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已達200萬千瓦,成為全國著名新型能源產業的先行區和示范區。
張家口壩上地區光照強度和日照時間僅次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區,年太陽總輻射為每平方米1500至1700千瓦時,屬于太陽能輻射Ⅱ類區域。尚義縣與神華集團合作建成了風光互補發電試驗區,張北縣與國家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建設了200兆瓦太陽能發電項目。
新能源的開發帶動了相關設備制造業的發展,一批風電、光伏設備生產企業紛紛在張家口投資建廠,產業鏈條日趨完善。 ★食品加工業特色鮮明
利用農副產品品質好、品種多、無公害等特點,積極發展乳品、葡萄酒、蔬菜、燕麥、馬鈴薯、杏扁、甜菜等精深加工,加快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百萬畝葡萄種植基地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葡萄酒生產企業,推進酒莊酒堡集群發展,打造世界一流的高檔葡萄酒加工區。建設全國種薯、商品薯生產加工基地和超大型現代化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基地。多個縣區被國家權威機構命名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中國葡萄之鄉”、“中國杏扁之鄉”、“中國鮮食玉米之鄉”、“中國燕麥之鄉”、“中國口蘑之鄉”等榮譽稱號。隨之興起的食品加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蒙牛、伊利、圣元等企業均在此投資建廠,中糧長城葡萄酒更是暢銷海內外。 ★裝備制造業基礎良好
張家口是我國北方早期重點規劃發展的大城市,是華北地區的重要工業基地,特別是裝備制造業基礎雄厚。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優勢,加快戰略重組和產品更新換代,引導產業向高端、精品、大型化、專業化、節能型方向發展。以市產業集聚區、宣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張北風機設備制造園等園區為平臺,推進煤礦機械、工程機械、風電和光伏發電設備、環保節能設備、地勘和鉆探機械、專用汽車等裝備制造基地建設,形成重大技術裝備、基礎裝備、基礎配套件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扶持煤機、宣工等一批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集團,重點推進三一風電設備制造、美國席勒直升機制造等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 ★現代物流業前景廣闊
積極培育現代物流業,全力打造北方物流樞紐。發揮緊鄰北京、輻射“三北”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交通、資源條件,加快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發展大物流,面向西部資源地區的生產資料物流和面向東部城市群的生活資料物流,打造北方能源物流、北方鋼鐵物流、京冀晉蒙區域鐵路貨物集散樞紐、京西農產品及糧油物流“四大物流中心”。建設大園區,重點建設南山、商貿、空港、京西“四大物流園區”,規劃面積達50平方公里。南山現代物流園區重點建設內陸港、海關監管區,發展以大型貨物倉儲、轉運、配送、加工為主的現代物流業;空港物流園區發展高新技術產品以及小型貨物快速轉運等物流;商貿物流園區為市產業集聚區提供第三方物流,同時發展農業冷鏈物流、機械加工和城市日用工業消費品配送等產業;京西物流園區重點發展以農副產品檢測、預冷、批發、配送為主的物流業。目前,張家口市已經建成煤炭、建材、特色農畜產品、鋼材、汽車等較大規模的物流中心和上億元專業市場200多個,以鋼鐵、機械裝備制造物流為主的中鋼集團張家口有限公司已落戶張家口,一個“面向京津、輻射三北、服務全國、連通國際的北方物流樞紐城市”已逐漸顯露出陸路商埠的雄風。 ★電子信息產業方興未艾
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業,全力打造現代產業高地。充分發揮緊鄰北京高新技術密集區,抓住京津高新技術產業外移的機遇,主動承接輻射轉移,加快培育發展電子專用材料、電子元器件、專用儀器設備、軟件四大領域,加快向精深加工、高端產品轉型拓展。推進集群發展,打造“懷來——— 涿鹿——— 宣化——— 主城區”信息產業隆起帶,重點建設東山信息產業集聚區、涿鹿信息產業制造園、懷來信息產業制造園、宣化開發區信息產業園等園區建設,提升園區的孵化能力和特色服務功能,引進一批優勢帶動項目,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建設研發、生產和外包服務基地,加快建設環北京高新技術產業承接地。目前,張家口的電子信息產品覆蓋通訊設備、電視機、收錄機、電子測量儀器等六大類100多個品種,一條電子信息產業帶正在迅速隆起。 ★礦產精深加工業穩步推進
張家口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地和全國第三大黃金生產地。利用豐富的礦產資源,堅持勘查為先、龍頭帶動和精深加工的原則,加速推進礦產品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重點抓好鐵、金、鉛、鋅、煤、磷、石材、沸石等金屬和非金屬礦產的開發利用。推進資源整合,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蔚縣、懷來等縣區煤礦兼并、重組、托管工作,加大崇禮、赤城等縣區的鐵礦、金礦資源整合力度,實現規模生產、集約生產、可持續生產。積極發展精深加工,改變過去出售資源和初級加工為主的開發方式,推進向精深開發、精細加工轉變,推進由資源大市向資源強市轉變。 投資創業條件優越 ★產業集聚區承載力強
按照“產業向園區集中,園區向城市集中”的思路,張家口市利用城區周邊荒山、荒坡及未利用地,規劃建設了總面積80平方公里的“三大產業集聚區”,各產業區距主城區均不足10分鐘車程,為加快產業發展搭建了一流的載體和平臺。市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機械裝備制造、綠色食品加工等產業;東山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望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循環經濟型產業。目前,已有幾十家大中型企業落戶園區,產業集聚效應越來越明顯。 ★政策體系健全
為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張家口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的意見》、《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評價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為促進產業集聚區快速發展,出臺了《產業集聚區項目建設財稅獎勵試行辦法》、《產業集聚區項目準入、土地利用、鼓勵發展和服務管理辦法》等文件。為推動主城區人口集聚和第三產業發展,出臺了《關于加快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試行辦法》、《關于在主城區投資興辦重點服務業項目的優惠政策》等政策規定,形成了一套比較健全的投融資優惠政策體系。多次入選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和最具發展潛力城市,為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奠定了良好基礎。 ★政務環境優化
張家口市通過深入開展干部作風建設年和以“提升能力、提升標準、提升效率”為主題的“三提升”活動,各級各部門和公務人員的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得到了大幅提高,服務效率和能力顯著提高。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幅度消減了審批項目和環節。市縣兩級行政服務中心運行效率不斷提升,對于前來辦理項目實行一站式跟蹤服務,為客戶提供最大的便利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