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廣西物流未來新時空
2010-5-12 10: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7日晚,本報記者就廣西物流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采訪了廣西現代物流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黃剛。
黃主任認為,面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快廣西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出臺的大好機遇,廣西物流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但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關注。
●物流管理與組織體系需要創新
黃主任說,現代物流是一個復合性產業,涉及運輸、倉儲、貨代、聯運、制造、貿易、信息等相關行業,政策上關聯許多部門;不僅需要水、陸、空運輸工具的最佳組合,還需要產、供、銷價值鏈的有機結合。目前廣西物流管理與組織體系是由廣西發改委牽頭,有關部門和協會參加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以召開會議的形式,達成共識,形成具有約束力的規范性意見,用以指導工作,解決問題。眾所周知,當前我國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并沒有很強的決策力和執行力。又沒有哪個部門的職能可以涵蓋水、陸、空交通運輸工具和產、供、銷價值鏈,更沒有哪個部門具有統籌物流領域的相關部門、機構的職能,猶如三軍出戰,各路兵馬匯集,卻無統帥。事實上,目前廣西與物流有關的部門、機構都從自身角度出發來進行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造成了廣西物流發展雖有規劃但無法實施,整個物流體系建設缺乏整體觀念。
因此,廣西有必要有一個統一的物流管理部門,統一執行現分散在各部門、機構的物流管理權限,以加速廣西現代物流體系的形成,使廣西迅速成為物流中心。如在現有的部門框架內考慮的話,賦予北部灣經濟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物流管理的權限與職能。
●物流信息化是區域物流中心建設的基礎
黃主任指出:“目前廣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主要以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從傳統發展模式來看這樣并沒有什么問題。如果廣西的物流按照這樣的運作模式發展,那我們永遠無法與物流發達的國家、省市地區競爭,永遠跟著別人后面跑。因為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們的差距太大。更重要的是有基礎設施并不一定就有物流的大發展,基礎設施是物流發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現代物流最主要的標志之一就是應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依托信息和人才,對物流運作全過程實施有效的動態控制,從而提高物流服務系統的整體效率與效益。因此,引入新技術新理念,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與發達地區開展競爭是廣西物流要跨越式發展現實選擇。
為此,廣西政府應出資構建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客戶坐在家里通過該平臺及時了解自己的貨物在哪里。物流企業可對自己的交通工具調度和決策。其他物流主體能得到其想要的信息和服務。從某個角度上看,同樣的投入建一個有效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比修建一條公路還要重要。平臺建成后可由新賦權物流管理辦公室統籌及運行。
●物流園區的建設必須從供應鏈的角度定位所服務的產業
黃主任認為,從當前廣西物流園區的運行狀況來看,大多的物流園區在建成投運后經營困難,沒有產生預期效益。這在市、區縣一級政府審批建設的物流園區中比較嚴重,除了投資主體職責不清,經營管理混亂;同級市、縣(區)在相鄰不遠的區域內可能有多個競爭性園區存在外,更主要的是園區經營管理者缺乏供應鏈管理理念,定位不當。
因此,為避免物流園區間的惡性競爭,需要政府對全區范圍的園區建設和發展作出統籌規劃并進行綜合協調。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和運營要與所服務的產業發展相適應。也就是該區的物流園區建設先要從供應鏈角度進行產業分析研究,依靠產業發展的物流需求獲得發展定位,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在引進大企業的同時必須大力培育、發展當地中小物流企業
目前廣西有運輸類企業近16萬家,以物流冠名的各類企業3000多家,這些企業雖然規模小,但對本地就業、地方稅收及物流市場公平競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黃主任分析了廣西的糖業、林業等的一些案例后,指出有許多問題需要深思:當你的優勢產業為別人擁有定價權后,那么這個產業是否發展?如何發展?如何調控?是由別人說了算,而不是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這種撿了芝麻丟西瓜的事情盡可能少發生,最好不發生。
因此,廣西也培育了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企業,如廣西超大、玉柴物流、桂中海訊等,從政策配套、金融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引導他們通過理念更新、人才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應用等措施做強做大。之所以把此項工作放在首位,主要是汲取了以前產業改革后受制于人的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