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亂象解讀:紛爭與博弈
2010-5-11 1:0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0年春天的鋼材市場紛繁復雜,原材料價格上漲,鋼材價格上漲,庫存也在上漲,“亂花漸欲迷人眼”。
在復雜的市場形勢下,鋼材流通商與鋼鐵生產企業又展開了一場新的博弈,鋼廠為避風險憑借資源優勢延遲銷售,流通商對此不滿,但只能無奈接受,雙方又陷入了一場難解難分的博弈與紛爭之中。
鋼材市場后期走勢如何?市場人士判斷不一,在市場愈發多變、難以琢磨的形勢下,鋼廠與貿易商這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利益共同體,應怎樣共御市場風險,實現雙方的利益共享、互利共贏是業內關注的話題。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推出“鋼鐵業風險解析系列報道”,以紛爭與博弈、躊躇與選擇、思考與發展、光榮與夢想等為題,對鋼材流通商與鋼鐵生產企業應如何共御市場風險、實現互利共贏進行深入的探討,以期對業內有所幫助。
2010年春天的鋼材市場,像天氣一樣讓人越來越看不懂,各種因素的多變引起業內的關注:鐵礦石價格一天一變,煤炭、焦炭價格水漲船高,鋼材價格更是一天三個價。“鋼材價格形成了鋼貿商頭上的堰塞湖,隨時有泄下來的危險,今年的鋼材市場變數越來越大。”
在鋼材市場多變的情形下,鋼廠與貿易商這一對歡喜冤家又展開了一場新一輪的博弈:市場價格高企,鋼廠延遲交貨,以實現利益最大化;流通商貨賣出去了卻交不到用戶手中,貨到了價格又漲了,流通商受制于鋼廠的局面越發突出。
現在,市場上的價格一天三變,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為了化解風險,我們只能延遲銷售。
——鋼材生產企業老板如是說。
上個月訂的貨下個月才發過來,但是發來的貨價格又漲了,用戶訂的是原先的價格,買到的卻是漲價以后的貨,用戶的意見很大,我們一點辦法也沒有。
——鋼材流通企業老板如是說。
流通商:遭遇“延遲銷售”潛規則
“鋼材不好賣時鋼廠硬往你手里塞,好賣時又遲遲不給你貨,這就是鋼老大。”流通商對此極為無奈。
經銷商老張這兩天格外煩惱,跟鋼廠訂的貨遲遲到不了,錢已經打到鋼廠了,用戶天天來電話催貨,嚇得老張看見電話頭就發麻。“用戶把錢已經給我們了,等著拉貨,鋼廠一天拖一天,就是不給貨,用戶們都等急了,鋼廠不按時交貨,弄得我們沒法跟用戶交代。”“現在市場上鋼材價格一天三變,原材料價格也漲得沒了譜,為了降低成本壓力化解風險,我們也只能延遲銷售。”在一家鋼鐵生產企業的生產車間里,企業老板老魏對現代物流報記者說。
行業內,像老魏這樣的生產企業不在少數,記者了解到,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延遲銷售”已經成為行業內的潛規則。
老魏告訴記者,之所以延遲銷售放緩發貨,就是因為現在原材料價格琢磨不定,比如礦石、煤炭價格有時一天就有兩個價,剛把貨發出去價格就漲了,再進來的材料是高價的,但成品市場價卻不能馬上跟上去,“市場漲價趕不上原材料漲價,鋼廠不延遲銷貨就干賠材料和工錢”。
放緩發貨主要是為了自保,“市場隨時可能出現價格倒掛,貨發早了后面原材料的價格虧空就沒法彌補了。”老魏皺著眉頭說。“我們跟生產企業訂的貨,一個月的訂貨量是一萬噸,他們只發七千多噸,剩下的下個月再發,但是下個月發過來的貨價格又漲了,用戶根本沒法接受這個漲價,我們的生意簡直是沒法做。”河北滄州一家銷售鋼管的企業副總李先生對現代物流報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鋼廠的價格是每個月月底24、25號下來,流通商這個月代理銷售鋼材只能按現行價格銷售,等鋼廠的價格通知下來后,貨已經銷出去了,而后來的價格“往往很高”,流通商只能無奈接受。
讓流通商雪上加霜的不僅是遲到的價格通知,還有遲到的訂貨。“上個月的貨下個月才發過來,但是發來的貨價格又漲了,用戶訂的是原先的價格,但是到的貨是漲價以后的貨,用戶根本不能接受,我們現在的處境很尷尬,但一點辦法也沒有。”
從年初到現在,鋼材價格已經漲了六七百元了。”一鋼貿商對記者說,鋼廠從價格上漲后就沒按時給流通商交過貨,流通商的地位越來越被動。
市場價格的上漲,讓產與銷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短期內,成本對鋼價的推動作用已經有限,過高的價格必然加大價格下行的風險。生產企業和流通商家應該更多關注市場變化,謹慎操作、降低風險。
——鋼鐵業內流通專家如是說。
第一季度,我國鋼鐵業整體回升向好的勢頭進一步發展,但全行業運行中仍面臨國內市場供大于求、全球鋼材市場供大于需、國內鋼企生產成本上升壓力巨大等三大突出矛盾。——中鋼協通報分析。
高價位高庫存下的風險積聚
“短期來看,成本對于鋼材價格的推動作用已經有限,過高的價格必然加大價格下行的風險。下一步流通商應該更多地傾向于謹慎出貨、降低風險。”在市場上采訪時,鋼材流通商王先生對記者說。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目前一部分鋼材流通商還有大量的存貨,因為看好后期市場的價格走勢,而且也想再賭一把。“雖然鋼價一直在上漲,但銷量并沒有明顯地實質性放大。”市場上也有不同的聲音,鋼材流通商李先生對記者說,目前的交易量上升,有些只是在流通商之間進行交易,“一部分庫存積壓在貿易商的手上”。“現在鋼廠有一部分庫存,流通商手里也有一定量的庫存,市場的風險在累積,后期市場需求能不能大量釋放是個關鍵。”
記者看到了一份中鋼協統計數據,進入今年以來,全國20個主要城市5個品種鋼材的社會庫存呈不斷上升狀態;3月末,鋼材社會庫存達1073.75萬噸,比年初的798.75萬噸,增加了275萬噸,增長34.43%。“目前,這種鋼材社會庫存和國內市場價格同時上升的狀況,有國內市場需求高增長的因素,同時也說明受鋼鐵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特別是國際市場鐵礦石大幅度漲價的預期,市場寄希望于鋼材價格進一步上漲,以獲取盈利。”中鋼協相關人士提醒業內,這種社會庫存和鋼價同時上漲的局面是脆弱的,不穩定,也很難保持下去。“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鋼企與流通商的合作共贏顯得日趨重要。”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多次強調。“面對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不斷創新高,爭奪下游用戶的控制權,對于鋼鐵生產和流通企業就十分關鍵。”行業資深分析師馬忠普說,“終端渠道的穩定是生產和流通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體現,也是市場成熟的表現。”
鋼材流通商與鋼鐵生產企業的博弈與紛爭還在繼續和糾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