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盲目擴張過剩運力把航運業拖入低谷

2010-5-11 0:5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航運業遭受金融危機打擊的舊傷還沒有痊愈,目前又不斷添上新傷:力拓和必和必拓提高了中國進口鐵礦石的價格,石油價格上漲到80美元以上,貿易保護主義不時抬頭,這些都將對干散貨、油輪、集裝箱的運輸需求造成直接性的沖擊。
    航運業不僅面臨著外部需求可能減少的考驗,而且航運業內部正在品嘗著自身釀造的苦果——鼎盛時期盲目擴張運力造成的運力嚴重過剩。具備典型周期性行業特征的航運業,目前正在低谷附近徘徊,航運業2007年的“光輝歲月”只能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想要在未來五年重現都將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綜合市場各方的看法,鑒于運量的不穩定性和運力過剩的現實,航運業較長時間內并不具備長期戰略性投資機會,只是存在著階段性的投資機會。
最壞時刻已經過去
    快樂的光陰總是很短暫。在享受了2007年航運價格全線一路飆升的短暫好日子后,遠洋運輸的船東們無一例外感受到了航運業在瘋狂后的長時間低迷。
    航運業何時能夠完全走出低迷,市場各方均沒有底,但認為:“航運業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目前正在緩慢恢復,需要較長時間來消化過剩的運力。
    拋卻運力過剩的因素,市場各方均看重世界經濟增長幅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0年1月26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指出,預計2010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9%,中國經濟將增長10%。值得關注的是,將原來的增長3.1%上調至3.9%,這種上調顯然讓航運界看到了些許的希望。
干散貨:鐵礦石漲價削減運量
    在干散貨、集裝箱和油輪市場中,還是更看好干散貨市場的復蘇,主要在于2010年中國基礎建設投資將繼續增長,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依然強烈。但鐵礦石漲價的出現,讓干散貨市場的運量增長預期蒙上厚重的陰影。
    華泰證券余建軍表示,“鐵礦石價格的上漲,顯然對中國進口鐵礦石的需求造成打擊,價格提高,運量肯定會有所下降。”
    有數據顯示,我國鐵礦石貿易量占比呈逐年走高態勢,2008年進口4.4億噸,占全球鐵礦石貿易量的53%,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由2008年的 54%上升至 2009年的 60%。2008年進口煤炭0.4億噸,占全球煤炭貿易量的5%;進口谷物0.02億噸,占全球谷物貿易量的0.5%。2008年我國進口的鐵礦石、煤炭、谷物進口量占國際干散貨貿易量的9%。
    但渤海證券分析師認為,長期看,今明兩年仍將是干散貨運力的增長高峰期,預期2010年全年運力增速將達到10%,2011年有可能更高,運力過剩之憂依舊揮之不去。
    據預計,2010年全球干散貨海運需求將增長6%,其中鐵礦石海運需求將可能增長11%。但市場訂單運力的投放依然不令人樂觀,據統計,全球現有的干散貨訂單中,約有1.224億載重噸按計劃于2010年交付,占現有運力的26%。其中巴拿馬型船訂單計劃交付量為6100萬載重噸,占現有運力的42%。考慮到老舊船的退役因素,2010年干散貨運力仍可能達到兩位數增長,運力釋放的壓力較大。
集裝箱:運力自律難以持久
    在招商證券分析師常濤眼中,集裝箱面臨的困境更為嚴重,因為集裝箱存在著更為嚴重的運力過剩。
    金融危機后全球貿易遭遇沉重打擊,集裝箱運輸企業很長時間基本處在盈虧平衡線以下運行,導致各大企業集裝箱業務巨幅虧損,集裝箱龍頭老大馬士基更是出現了難得一見的虧損,中國遠洋集裝箱業務也未能幸免,成為中國遠洋2009年虧損的重要因素。
    成本線以下虧本運行迫使集裝箱公司必須采取措施遏制這種局面。馬士基公司重新加入了航運聯盟組織,各大航運組織紛紛提升運價,得到了聯盟企業的積極擁護和執行。但問題的關鍵在于,“一旦有錢賺了,閑置的船馬上又會被放出來,運價就會再次逐漸下降”,招商證券羅雄評價道。
    有分析師舉例稱,美西航線,在年底不斷漲價的基礎上,近期有部分船公司選擇了釋放運力,本周美西運價跌幅明顯;而美東航線,運力的投放則相對謹慎和統一,沒有輕易打破這種相對平衡狀態,運價跌幅較小。
    來自克拉克森的預計,2010年全球集裝箱海運量將增長7.6%,按照這一預測,2010年集裝箱海運需求增幅將超過運力增長。
    高盛(亞洲)執行董事金范相公開表示,“班輪公司有望在今年和明年陸續獲得盈利,但由于市場剩余運力最少在3至5年后才可被完全吸收,主要班輪公司只有運力恢復平衡后才可恢復高峰期時的盈利水平。”
油輪:成品油運價不甚樂觀
    與集裝箱和干散貨市場運力過剩相比較,眾多分析師認為油輪市場存在的運力過剩問題相對輕一些。
    但招商證券常濤則指出,油輪市場運力相對溫和,是建立在單殼油輪淘汰的基礎上所做的推斷,目前單殼油輪淘汰情況存在較大變數。如果淘汰速度沒有明顯加快,未來投放的運力規模將在2011年達到一個高峰。
    國際能源署 (IEA)2010年4月表示,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創歷史新高。隨著世界經濟從蕭條中復蘇,IEA將今年的石油消費增長量預測提高到167萬桶/天,日增量提高了10萬桶。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下滑之前,世界石油需求的最高紀錄是2007年的8650萬桶/天。
    根據克拉克森的統計,2009年全球原油海運量下滑了2.7%,成品油海運量下滑3.3%。而隨著2010年全球經濟復蘇,世界油品的海運需求預計將有一定程度的恢復性增長。預計2010年,全球原油海運量將增長2.3%,成品油海運量將增長2.7%。
    但是,近期國際原油基準價格突破長期以來的80美元/桶阻力位,并進一步擊穿85美元/桶關口,達到年內新高,3月WTI和布倫特期價分別達到86.84美元/桶和86.15美元/桶。
    分析師認為,“油價繼續上漲,將會使原油貿易量相對減少,運量將會下滑。”
    國信證券的鄭武分析,2010年原油運價將反彈,尤其是下半年原油需求旺季的VLCC運價。2009年大型油輪VLCC運價基本上一直在盈虧平衡點以下。2010年1月出現了顯著的反彈,最近有所回落。盡管2010年油輪供求差很小,但是由于存量的產能利用率依然偏低,全年油輪運價仍然難以出現趨勢性的重大機會,但是活躍度會明顯提升。
    綜合市場人士的判斷,從運力和運量情況來推導油運價格,2010年原油運輸價格將保持溫和上漲,成品油運價則不容樂觀,整個油輪運輸市場難有大的投資機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