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四大外部風險
2010-4-8 17: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雖然全球經濟再平衡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經濟體創造了一定的發展空間,然而,我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期中仍然面臨諸多風險。
第一,國際分工格局中錯誤定位的風險。作為全球經濟的外圍制造業中國的經濟地位并沒有因為本輪危機而改變。因此,我國在技術存量以及金融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情況下,不可能完成從制造業大國向創新中心、金融中心的轉變。
第二,紅利爭奪的風險。中短期內世界經濟的增長將在一個低水平的區間內波動運行。世界經濟的參與國將會將關注點放在利益的分配上,其手段無非在于貿易保護和匯率調解,這兩方面的壓力會在未來不斷地顯現出來。
第三,流動性緊縮風險和外部需求的逆向沖擊。一方面,隨著金融危機的發生以及之后一系列金融監管政策的實施,我國所面臨的外部融資約束必然趨緊。另一方面,中短期內,美國經濟很難出現可靠的經濟增長點,其對外進口需求已經很難再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因此,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必將面臨著較大的外部需求沖擊。
第四,政治風險。這也許是我國最需要關注的外部經濟風險。因為目前全球經濟的再平衡針對的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外部經濟失衡,這種情況在美國主導的全球經濟中是第一次出現。
根據歷史的經驗,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失衡的再平衡過程中,除了國家之間高度的經濟依賴和聯動性之外,共同的觀念和制度協調框架是促使經濟協調方案發揮作用的重要保障,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失衡的調節,非經濟的手段也可能成為再平衡的可選擇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