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國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以跨國公司為主的加工貿易

2010-4-7 21: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經濟領域專家4月6日表示,中國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以跨國公司為主的加工貿易。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6日下午在外交部舉行的記者會上就后危機時代中國的經濟、金融改革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張燕生說,改革開放后,中國形成了兩個生產和貿易體系,一個是以本土企業為主的一般貿易,另一個是以跨國公司為主的加工貿易。二者對中國貿易順差的貢獻大不相同。
  巴曙松說,中國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于進行涉外加工貿易、參與全球產業鏈的跨國企業。中國本土企業并沒有直接參與全球產業鏈,其貿易是逆差,而這部分企業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承受一攬子結構調整和匯率升值的壓力非常重要,因為這直接涉及到就業問題。
  張燕生說,跨國公司和中國本土中、小型企業面對人民幣升值的反應不同。很多出口型跨國公司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很小。這些跨國公司絕大部分的產品價值鏈是全球配置。在中國配置的部分主要是使用低成本勞動力和低成本配套,如包裝、塑膠、五金等。用人民幣支付的本地成本占總成本很小的比例。
  張燕生說,通過調查發現,人民幣升值對本土中、小型企業的影響很大,因為它們不僅沒有全球價值鏈的配置,而且在轉型升級方面的努力空間有限。如果人民幣連續地大幅度升值可能會超過這些企業的可承受能力。
  關于是否擴大人民幣匯率單日波動幅度,巴曙松認為,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比僅僅強調匯率水平更重要。應讓各種需求供給和不同看法在市場上得到反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