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治理長江中游荊江段馬家咀礙航水道
2010-4-6 18: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隨著交通運輸部在湖北省荊州對長江中游馬家咀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進行竣工驗收,標志著我國治理平原沙質航道的技術日趨成熟,為徹底根治中游礙航問題奠定了基礎。這是繼成功治理洪湖界牌水道、石首碾子灣水道后,我國治理中游礙航航道取得的又一個成果。 據了解,馬家咀水道位于湖北省境內,地處長江中游荊江河段,北岸為江陵縣,南岸為公安縣,全長15公里。由于江中的南星洲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汊,洲頭持續崩退,主航道很不穩定,歷史上曾多次出現嚴重的礙航局面,長江航道局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進行疏浚才能勉強維護通航。
隨著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中部經濟發展迅猛,荊江河段通過能力不足與水運需求增長的矛盾日趨明顯。2006年10月,國家投資8246萬元,開工整治馬家咀水道。次年工程完工后,航道條件明顯改善。經過3個枯水期的運行,長江航道局荊州航道管理處童漢春處長說,馬家咀航道整治工程效果初現:“航道通行能力明顯提高。以前,航道維護水深為2.9米,且經常出淺,需要進行疏浚才能勉強維護,由此造成過往船舶滯 留。現在航道維護水深達3.2米,且寬順通暢,近三年沒有發生一起海損事故,船運安全系數得到顯著提升,航道維護成本也明顯下降。”
馬家咀水道的成功整治,對長江航運企業來說十分有利。長航鳳凰有限公司總船長黃雙喜說,馬家咀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體現了航運能力、航運效益和航運安全的最大化,以前大型船隊在枯水期根本過不了馬家咀水道,現在,萬噸級船隊可以不分拖,不減載,十分順暢地通過馬家咀水道。
長江航道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彭松柏說,長江航道局在多年對長江中游航道治理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系統治理、分步實施、先期控導、逐步完善”的整體思路。在整治馬家咀水道過程中,航道工程技術人員根據沙質河床松軟易變的特點,在施工工藝和施工材料上進行了大膽突破。例如,技術人員抓住中游持續低水位的時機,創造性地將砼塊制作轉移到護灘灘面上進行,實施“就地預制,就地脫模、就地安裝”新的施工工藝,并開展干硬性砼塊機械化生產新工藝,從根本上保證了工程質量。同時,為確保沉排施工的效果,技術人員首次采取順水流沉排施工,有效解決了砂質河床壩下游溯源沖刷的問題。同時,施工中還首次引入了建設生態環保航道的理念,生態護岸取得成功。
馬家咀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是三峽工程蓄水運行后,國家投資在長江中游荊江河段實施的第一個航道整治項目,涉及到水利防洪、漁業生態、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工程建設不僅關系到航道條件的改善,同時也關系到荊江大堤防洪安全。長江航道局局長熊學斌說,在整治施工中,始終遵循了綜合治理、統籌兼顧的原則,是聯合治水的一個成功案例。
據悉,國家在十二五期將投入240億用于長江航道整治建設,長江中游大部分礙航水道有望得到系統治理,中游通而不暢的局面將可以徹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