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中國南北大運河

2010-4-6 1:1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李學工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7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京杭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并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于全世界。
    京杭運河自北而南流經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貫通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從華北平原直達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織,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國主要糧、棉、油、蠶桑、麻產區。人口稠密,農業集約化程度高,生產潛力大。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洛河上依舊是桅檣如林,仍然是舟楫如梭。并留下了“流成的杭州,漂來的北京”的佳話。
    位于洛河中下游的隋唐洛陽城,是隋唐時期國家大型皇家糧倉,是用作盛納京都以東州縣所交租米的皇家糧倉。含嘉倉,東西寬612米,南北長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1971年,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對含嘉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現已在倉城內探出密集且有秩序的排列著287座地下糧倉。史載,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含嘉倉儲糧總量達到580萬石,是全國著名的大型官倉。含嘉倉城設有管理機構,且有駐軍守護倉城。
    根據遺址中出土的銘磚顯示:糧入窖時,要將儲糧的時間、數量、品種、來源、倉窖位置及授領糧食的官員姓名,都要刻于銘磚上,放置于窖中。而銘磚所記大都是唐高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時期,有調露、天授、長壽和開元等帝號。儲存的糧食品種,有糙米、粟、小豆等。其來源,有蘇州、徐州、楚州、潤州(鎮江),滁州、隋州(邢臺)、冀州(河北冀縣)、德州、濮州(濮州在隋開皇十六年置,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開寶初改為濮陽郡,乾元初復為濮州,領縣五:鄄城,雷澤,范縣,臨濮,濮陽。此濮州在鄄城縣北舊城鎮。)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如此的地域范圍,如此的超大規模,可稱為我國古代最大的糧倉之一。而倉糧皆通過大運河運來,難怪大運河別稱“運糧河”。
    洛口倉,也叫作興洛倉,位于洛陽盆地邊緣的洛河入黃河之口處,并因此而得名。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筑是隋王朝建造的最大的一個糧倉,也是隋唐時期全國著名的糧倉。倉城周圍20多里,城里挖了3000個大窖,每個窖里貯藏著8000石糧食。且興洛倉的選址很科學,一是興洛倉地處水運大動脈的軸心和北京、杭州、西安的核心地帶,便于集聚東西南北、輻射八方;二是位于洛河與黃河匯流處,與首都洛陽近在咫尺,糧食能迅速通過洛河滿足洛陽的調運需要;三是位于黑石關京師要地,與洛陽軍事聯系緊密,能確保糧食安全,沒有大的暴動不會出問題;四是建造于北邙之上,土質干燥,土層深厚,這里最適于建窖儲糧。
    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區的經濟卻有了較大的發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糧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大量的物資要從江淮運到長安,甚至運到北方邊疆的軍事重鎮。“漕”是利用水路運送漕米到集中地點的意思。漕運用的船,叫作漕船。漕船載運的糧、米,叫作漕糧、漕米。駕駛漕船的軍隊和民工,叫作漕軍、漕丁和漕夫。
    漕運是中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縱觀隋唐大運河的漕運和儲糧等物流活動,無疑對我們現今發展水路運輸及倉儲保管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