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惜售”遮望眼“落袋為安”慎經營
2010-4-6 0:4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常河山
毗鄰河北省會石家莊南二環的一建筑工地,天蒙蒙亮就叮當響個不停,開始施工。江蘇工程隊的鄭華是材料處的采購處長。“這次去市場拉鋼筋,結果最多給50噸,市場老板說,快用完時,可以隨時來拉貨。”剛剛跟車回來的鄭華說,“眼看著堆積如山的鋼材,就是不多給。”
限量出貨的鋼貿
經營鋼材的老板告訴鄭華,每年春季,大小工程陸續開工,鋼材銷售進入旺季,再加上鋼廠近期紛紛上調鋼材出廠價格,鋼材價格也隨之跟漲。如今的市場行情,簡直是一天一個價兒,庫存1000噸,一噸漲100元,就是10萬元呀,所以不敢多賣。
北京昊德盛鋼貿公司的董澤在鋼貿流通領域摸爬滾打了近20年,聽記者向他講述鄭華遭遇,樂呵呵直笑:“我在山西太原有一家分公司,那兒的市場行情,上周每天漲幅都在30~50元(每噸,下同),漲幅最大的時候超過200元,這幾天可能更高。北京的大鋼貿商,不少都在限量出貨,惜售待漲。”
限量惜售的情況,不僅僅限于京津地區,華東江浙亦是如此。3月26日,市場資深觀察員包斯文告訴記者:“近來,上海、杭州等地區的鋼貿商看到鋼價的回升,預期后市再漲,萌生惜售念頭,紛紛封盤或限量銷售,每個品種規格的螺紋鋼只限量銷售30噸,大單子不開。還有的中間商從二、三級市場收貨,囤貨建倉,貿易商之間活躍的交易,同時為鋼材價格的快速上揚推波助瀾。”
這種鋼廠非協議戶從鋼廠協議戶那里提貨的積極性高漲,更加劇了鋼貿商捂盤惜售的情感。以至于北京的某些商家上午11點,有時還不到10點鐘,出夠當天量就封庫了。“限制出貨量多少,以鋼貿商規模不同而不同。建筑鋼材一般1000~2000噸就封庫。”3月24日,國內著名鋼鐵網資訊總監馬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慨嘆,“市場需求好呀。”“我們也想多拉點兒(鋼筋),”鄭華表示,“這樣可以在工地上囤些貨,過一陣兒,要是價格漲了,我們就相對降低了施工成本。畢竟,我們也是企業,也有成本核算。鋼材價格漲多了,我們的利潤就少了。”
“就地升值”的誘惑
對于鄭華們提貨遭遇的尷尬,董澤也有同感:“這是行情所致。近期,鋼貿商的拿貨量也受到鋼廠限制,而且鋼鐵生產企業還在不斷上調出廠價格。鐵礦石談判方面,除了三大礦商不斷拋高價格信息外,尚未有最終結果。大家都看好后市漲價預期,無論是鋼廠還是鋼貿商,都期望自己所囤積的原材料和鋼產品隨市場價格上調而升值。”
3月份,河北鋼鐵集團兩次上調價格,累計上浮540元。3月24日,寶鋼再次發布4月份產品價格政策,除低碳熱軋品種上調200元外,其他熱軋品種普漲300元。這是寶鋼3月份第三次調整鋼價……其他鋼廠紛紛跟漲或者追漲;鐵礦石供應商拋出的價格也已經由剛開始的40%漲幅提高到了80%、110%……盡管尚無定論,但根據市場形勢分析,漲價已無疑,而且幅度不會太小。
“在高成本推動和市場需求逐步釋放的情況下,鋼貿商手中的高庫存‘就地升值’,最起碼目前已成定勢。”3月27日,在河北舉行的一次鋼鐵市場論壇和市場形勢研討會上,馬力向記者表示,“今年1~2月份,僅裝備制造業增長值同比增長28.1%;汽車產量285萬輛,增長89.7%……鋼貿商也清楚地看到了下游產業的用鋼需求,這些都提振了他們建倉囤貨的熱情和看好后市的信心。”
因此,囤貨惜售寄望“就地升值”,成為鋼貿商近期看好后市、追求利潤盡量最大化的基本營銷策略。不少鋼貿商已經嘗到甜頭兒。“之前,我是3800元拿的貨,現在還有1000噸,現在價格已經4570元,升值近8萬元了。”河北金新源鋼貿的董事長程廉一邊給記者翻看手機觸摸屏上滾動的動態信息,一邊瞪大眼睛說,“近兩周,鋼材價格幾百元、幾百元地蹦著往上漲,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
“看行情,鋼廠給貨價格還要往上漲,所以,我在3月份開始不久,又陸續接了1萬噸貨,當時價格4200元。”程廉驚訝之余,眼角兒也流露喜色,“現在每噸又有近400元升值。”
鋼貿商們待漲升值的判斷和預期,在近期不斷得以證實或實現,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囤貨的信心。據業內人士透露,京津地區大的經銷商們的囤貨量,有的一家近4萬噸庫存。他們把出貨價格已拉漲到近4700元左右。
鋼材價格不斷拉漲,作為下游采購客戶也清楚地看在眼里,尤其是一些機械設備或者制造業等用鋼大戶,也在積極想辦法,在鋼價上漲的階段盡量多增加采購量,以此來降低未來成本。此種形勢下,鋼材市場老板“惜售”以待,不難理解。
掙錢要“落袋為安”
“惜售”的效果很明顯,眼看著前陣兒鋼材價格上漲給自己1萬多噸的庫存帶來的巨額“就地升值”,程廉開始擔心:“4670元一噸,這還是個正經價兒嗎?”“但是,鋼材價格也有上到6000多元一噸的時候呀!”程廉有點迷茫,但又不甘心。“從年前就開始囤貨的,利潤水平確實不小,每噸也有500~600元了。”馬力分析說,“雖然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引發價格狂跌的因素出現,但是,在現在這種高價位下,要盡量保持‘快進快出’的營銷策略,因為,市場最怕不確定因素。比如,國際金融市場存在的風險、歐洲國家的債務危機、中國可能加息等等。”
馬力進一步闡釋道:“希臘、西班牙等國家債務危機,如果這些國家的債務危機爆發,可能導致世界經濟再次探底,引發中國鋼鐵外需在歐洲的貿易萎縮,然后傳導到國內市場推高過剩,導致市場價格下跌。”
“加息最直接的影響是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鋼材價格。加息,短期對股市、期市形成打壓,對鋼材期貨業也將形成打壓;同時,加息降低國內資金流動性,商家靠融資囤貨的成本可能加大,經營壓力加大,商家不得不降低庫存水平,對鋼材價格同樣不利。”馬力提醒鋼貿商,“一定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金融政策,關注國際金融動態,給自己的判斷體系定位加力!”
國內著名鋼鐵資訊網站的分析師陳冠達也奉勸鋼貿商:“別過于關注某個側重點,應該全面剖析近期的形勢。比如,只關注近期鐵礦石的定價,而不關心美元指數的走勢或者電子盤跟現貨聯動的走勢與期貨出現的背離,那就不行。因為這種背離,會給以現貨為基準判斷行情的鋼貿商帶來虧損。”
面對鋼鐵業“高價位、高庫存、高風險”的現狀,為提高盈余、規避風險,有業界人士給鋼貿商支招兒:“價格上漲時,要跟得緊;價格下行時,要跑得快。”也有人提出,鋼貿商要盯上幾個工程,一旦出現市場價格下行跡象,工程項目就可以作為“放虎區”。
而時下,較安全的做法就是縮短掙價差的時間周期,掙錢要“落袋為安”,避免漲的時候“惜售”,暴跌的時候不得不拋貨以致最后虧損的現象。畢竟,如今的“就地升值”之“值”,不少還停留在賬面上。2008年,鋼材價格從6300元狂跌到3300元的經歷,至今仍令不少從業者膽戰心驚。
國內鋼價
我不賣!
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