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零售商圈地在線市場 遇價格體系調節痛苦
2010-4-5 13: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繼今年年初攜手香港利豐公司,整合全球采購業務之后,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又開始發力網絡購物業務。據《金融時報》報道,沃爾瑪正計劃在中國和日本推出電子商務業務,打算將部分成熟市場的網上業務擴展至新市場,通過網上業務提高全球整體銷售額。
在以電子商務起家的阿里巴巴試圖拓展線下實體店業務之際,傳統零售商則開始了對在線零售市場的“圈地運動”。
然而,此時擺在傳統零售商面前的問題是,以收取進店費、促銷費用以及供應商返點為主要盈利手段的傳統零售商,如何駕馭這塊全新的市場?
試水B2C
此前的2008年,沃爾瑪已經在巴西推出了電子商務業務,其在日本開設的西友百貨門店也通過日本最大的網上商城樂天市場銷售商品,并設有獨立的電子商務網站。而在中國,沃爾瑪主要以傳統的大賣場業態為主,截至2009年,在華門店數達175家。
無獨有偶,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樂福近期也悄然啟動其在線商城。記者從家樂福官方網站了解到,家樂福在線商城包含食品、母嬰、美容、家居、運動等十四大類的商品。家樂福的會員可以在線下訂單,并且能夠享受“貨到付款”的服務。
而此前在2009年末,本土有實力的傳統零售企業也曾爭相“觸網”:12月19日,上海農工商超市斥資上億元打造的“便利通網上商城”正式上線;隨后,12月30日,我國零售業龍頭百聯集團推出了B2C電子商務平臺“百聯股份(600631,股吧)網上商城”。
不到半年時間,傳統零售商頻頻“觸網”的背后,則是一塊份額巨大的蛋糕有待分割。
商務部數據顯示,網購市場在我國前景廣闊。2009年前三季度我國網購銷售總額達1689億元,同比增長90%以上,網購市場成長空間非常大。年輕人,特別是16至32歲的人群對網購消費需求旺盛、愿望強烈,占了網購用戶的83%。目前,我國網購業務僅占社會零售總額的1%至2%,遠遠低于發達國家。
盈利模式之惑
“說實話,傳統超市如何開展電子商務,目前也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北京華普超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海斌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與大部分傳統零售企業一樣,華普超市對B2C這樣的電子商務模式保持觀望態度。華普超市官方網站的資料顯示,成立于1997年的華普超市目前在北京、河北、山東等地擁有十四家門店。
而早在2004年便涉足電子商務領域的利群集團似乎也沒有找到完美的答案!拔覀冞在探索當中”,利群集團副總裁狄同偉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利群集團是山東省一家以百貨、超市、物流、地產、酒店等業態為主的綜合性零售企業。2004年下半年,利群集團開展電子商務,2008年4月,利群集團青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利群電子商務以獨立公司的形式來運作,到目前為止利群電子商務每年約4000萬元(僅占利群集團總體銷售額約2%),電子商務公司尚未盈利。
在狄同偉看來,網購訂單數量少、物流成本過高、客戶服務無法跟進是傳統零售業推進電子商務面臨的主要難題。據了解,利群網上商城一次性購物超過58元以后才可以享受免費送貨上門的服務,否則配送成本太高,難以承受。此外,能否按照顧客指定的時間將商品送到也是網絡購物面臨的一大難題!坝袝r候很可能是一員工負責配送一個小區幾十家的商品,而消費者的需求是多變的”,狄同偉說。
“網絡購物還沒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全心購物網董事長陳靜陽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陳靜陽曾擔任華潤萬家超市蘇州區總經理,2008年辭職創辦了全心購物網。據了解,全心購物網以“網站+電視購物+自建物流+區域擴張”的模式在廈門及周邊區域發展。
陳靜陽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實體零售店鋪的水電費、人工費用、房租等成本約12%(銷售占比,即占總銷售額的百分比),但由于實體店鋪可以收取供應商的通道費用、返點以及促銷費用約6%,兩者相抵消,實體店鋪的成本占銷售額約6%左右,而電子商務僅僅物流費用一項就要占到銷售額的6%~8%,還不包括推廣費用,因此,從這樣的成本構成來看,雖然少了店鋪的費用,但多出了物流成本,電子商務不一定比實體店鋪更節約成本。
陳靜陽告訴記者,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全心購物網通過銷售商品本身不能盈利,但是它自建的物流卻頻頻接到其他的配送訂單而能夠盈利。因此,陳靜陽認為,傳統零售商開辦網絡購物,還需要進一步明確自己盈利模式。
此外,商戶信譽、產品質量、支付延時等均對傳統零售商開展網購形成一定的影響!霸趯嶓w店鋪購物,消費者交了錢就可以拿到商品,但網絡購物消費者交了錢很久以后才能拿到商品,這對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是一種極大的傷害”,陳靜陽說。
雖然有的第三方物流可以幫助零售商實現“貨到付款”,但零售商往往要為第三方物流支付1%的服務費,陳靜陽表示。
那么,目前,傳統零售商如何克服這些缺陷?
狄同偉認為,只能夠通過讓電子商務“落地”的方式來彌補其在物流配送、客戶服務方面的不足。
據了解,利群集團正在推廣“綜合服務點”。即以利群的電子商務平臺為紐帶,聯合青島市多家社區門店,整合家政、繳費、中介等多項服務,形成綜合服務網點,從而帶動電子商務的銷售額。為此,利群引入呼叫中心,并提供除了商品之外更多的社區服務,如交費、中介等輕物流的業務。
這種綜合服務,不僅有利群網上商城的購物快報、DM直接投遞,還能整合60多項服務,從交手機通訊費、水電費到機票、通下水道,甚至可以訂購蛋糕、鮮花,請家教、保姆等!澳壳埃覀儞碛60~70家這樣的門店,消費者從利群網上訂的貨可以到他就近的門店來取,我們的目標是將來將門店拓展到300~500家,規模效應就開始顯現了”,狄同偉說。
“以實體店鋪為主要盈利手段的傳統零售商,開展網購業務,最終還要回歸到發展綜合服務門店來促進網購的銷售額,電子商務究竟如何走?模式問題仍需探討。”陳靜陽說。
“觸網”的難言之隱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蘇寧電器(002024,股吧)董事長張近東曾拋出網購“非主流”一說。張近東認為,流通業要有附加值,但是網上商城多數商品按成本價銷售,其無法提供附加值,不符合商業發展規律。但事實上,蘇寧對電子商務重視程度相當高,就在不久前,蘇寧旗下電子商務平臺蘇寧易購網隆重上線。
傳統零售商對網購業務態度“曖昧”,背后其實有著零售商們在價格體系上難以調節的難言之隱:網上商城主要依靠低價來吸引消費者,如京東商城、亞馬遜等均采用這種模式;然而網上商場的產品售價一旦過低,就會對實體門店銷售產生沖擊。而我國傳統零售業綜合毛利率較低,主要依靠銷售規模來攤薄成本,帶動盈利,而銷售額一旦下降,企業的盈利能力將受到很大影響。
以國美為例,其網上商品的售價與門店價格基本持平。事實上,網上商城的售價可以更低——據了解京東商城的一些商品也采購自國美,京東商城可以將產品賣得很低,國美電器的網上商城無法做到。
國美自2007年銷售額突破千億元后,便將B2C業務的發展作為集團的重點發展戰略之一,2008年初起就將電子商務成立了一個獨立的一級部門,與國美總部的16個管理中心處于同等重要地位。據國美內部人士透露,國美電器近年來試圖將電子商務部門獨立運作,但進展緩慢。“以國美電器上千億銷售規模,其網上商城的銷售額也不過兩三億元”。這位國美員工說。
此外,由于電子商務和實體店鋪共同用一個品牌,采取同樣的進貨渠道,但兩者是不同的部門,實行考核的時候兩個部門的矛盾也逐漸激化。如營運部門和電子商務部之間的矛盾就很顯性:為了實現自己部門更多的業績,他們從來不分享各自客戶信息。
“往往一個部門拿到另一個部門的客戶信息后,就會發短信告訴消費者,到自己所屬的部門來購買商品!痹诮K孩子王信息部經理陳劍看來,兩個部門在銷售業績方面的競爭“比較常見”。孩子王是五星控股集團旗下的母嬰用品零售企業,董事長汪建國為五星電器創始人。陳劍曾擔任江蘇五星電器的信息部門的負責人。
顯而易見,兩個部門之間的競爭對企業整體盈利能力是有損害的。
對于傳統零售商開網店,線上訂貨,線下配送的模式,上海商學院管理學院教授周勇也芮乃偉這一矛盾比較難以調和!熬W店的訂單,卻要實體店鋪的物流去送貨,實體店又沒有什么利益可得,怎么會積極。這樣下去,顧客服務做不好,滿意度降低,結果導致網店沒有任何優勢。反過來講,網店賣得好,實體店銷售額就減少,兩者是矛盾的,怎么合作?”周勇說。
另一方面,價格體系難以協調,巨大的壓力也來自供應商。由于傳統零售商更多與主流供應商合作,它們非常依賴傳統渠道,同時也對自己的價格形象非常重視,為了防止“躥貨”,主流供應商往往不愿意給電子商務網站更低的折扣。
以海爾為例,它不可能開發出一款在實體門店銷售的冰箱的同時,再開發一款用于網上銷售的冰箱。有專業人士建議,打造一個適合電子商務銷售模式的供應鏈體系也就變得很有必要。
可見,傳統零售商要觸網盈利,要摸索的還有很多。現在先要做的,也許還只是一個“網上圈地運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