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通城縣服務杭瑞高速公路建設紀實
2010-4-3 14: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月31日,記者順著杭瑞高速公路便道驅車通城段,只見工地上彩旗飄飄,施工車輛奔跑,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忙碌在工地上的通城縣杭瑞高速公路建設協調指揮部領導介紹,通城段征遷協調工作已全面完成,取得了階段性成績。
據了解,杭瑞通城段主線長18公里,總投資約10億元。該縣境內設有通城、北港2個互通和石南1個服務區,已拆遷房屋172戶、拆遷面積5.1萬平方米,搬遷墳墓近3700座,清除地面附著物30余類、20萬余株,遷改“三桿”近200處。
部門幫扶鑄國脈
彩旗飛揚,車輛穿梭,當地群眾正忙著為工人們遞茶送水……見到這和諧的場面和公路建設喜人的進度,兩個標段項目部經理夸道:“這得益于通城縣領導真抓實干,傾力幫扶;更得益于沿線群眾舍小家顧大家,真心護國脈!”
杭瑞通城段自2008年11月18日啟動以來,縣政府迅速成立了協調指揮部,各鄉鎮相應成立了一把手任指揮長的工作協調小組,同時,一支由縣、鄉、村百名干部組成的服務隊進駐工地,為現場協調施工和監理單位后勤保障做好服務。
去年夏季是征遷工作關鍵時期。縣委書記胡超文、縣長姜衛東分別先后3次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建設協調工作。協調指揮部領導主持召開專題會議40多次,深入一線檢查督辦100多次,日夜巡回在施工現場,進行跟蹤服務。石南鎮工作專班干脆把鋪蓋搬到工地上,與施工人員同吃同住,為他們排憂解難。
服務高速公路建設是群體作戰,各相關部門同心同德、協調配合。交通部門抽調技術專班,負責放線、測量和田路分家。土地、農業、林業等部門與當地干部多次到村、到組、到戶調查了解,仔細審核土地、山林等權屬和面積,很快完成了征用土地丈量,山林權屬認定等工作,工程進行到哪里,附著物清除到哪里。廣播、通訊等部門主動配合,認真完成了桿線遷改任務。縣協調指揮部在杭瑞高速公路“雙月勞動競賽”活動中唯一獲得優秀獎。
群眾利益放心上
老百姓的房屋拆了,如何安居?土地被征用了,如何生活?……
去年7月31日,縣四大家主要領導分成4個組,對172戶拆遷戶進行了走訪慰問,每戶發放慰問金400元,17戶特困戶每戶600元,共計發放7萬余元。
針對重要信訪問題或帶有普遍性的信訪問題,該縣協調指揮部領導親自接訪,親自調查處理。去年以來,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160余起420人次,處理各類矛盾糾紛140余起,全縣沒有發生越級訪、重復訪和非正常訪等上訪事件,有力化解了各種糾紛,推進了征遷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地材供應上,縣、鄉指揮部不插手、不干預,嚴厲打擊強買強賣、“一霸四強”等不法行為。去年4月中旬, 21合同標段路段出現了多人持械對峙,一場斗毆即將爆發,縣公安機關接警后迅速出動,一舉抓獲5名肇事者,平息了風波。“一霸四強”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營造良好的建設環境。
干群同心護國脈
沿途老百姓在房屋拆遷中舍小家顧大家。大坪鄉拆遷戶較多,有75戶。沙口村吳飛周建的一棟兩層樓正準備裝修,得知要拆遷,他慷慨答應,并貼上“拆遷政策深入人心架起便民撟,杭瑞高速貫穿寶地鋪就小康路”的對聯,動員左鄰右舍拆遷,在他的帶動下,一周內,村里11家拆遷戶拆遷到位。
施工中遇到什么困難,群策群力上門解決。沿線群眾讓出最好的樓房給施工隊伍居住、辦公。21項目部要建一個拌和場,需征10畝水田,眼下正是早稻插秧季節,達豐村村支書連續幾個晚上,跑百姓家門,得到群眾擁護,3天內拌和場開工。
施工人員看到百姓一心支持公路建設,他們也幫助群眾建魚塘、挖地基。22項目部得知北港鎮大界村特困戶李正英主動拆遷房屋,施工隊員開來挖土機,幫助李老漢開挖了一塊新地基。70多歲的老人家感激涕零,拿出家里上好的茶葉,沏上茶水親自送到工地。
今年是杭瑞高速公路建設的關鍵年。據了解,在4月15日前,該縣力爭實現通城段半幅通車,12月31日通城段建成通車,確保率先在全省實行半幅通車和全線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