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重點投資項目史無前例
2010-4-3 3: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融危機以來,大規模投資已成為全國各省拉動GDP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日,全國各省市今年的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紛紛出臺,廣東省也不例外。廣東省繼去年重點建設項目投資翻番后,今年在重點建設項目方面繼續不惜血本大展拳腳。
在"新十項工程"中,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占比過半。
日前,廣東省發改委公布了一份《廣東省201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草案)》(下稱《計劃》),《計劃》顯示,廣東計劃投資3900億元,投入到300個重點建設項目中,項目比去年整整增加100項,投入資金較去年計劃增加870億元,其中安排今年展開前期預備項目共計106項,預計今年廣東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增長16%,GDP的增速目標為9%。
從雙雙創出新高的投資項目數量和投資金額來看,廣東省對今年的重點建設項目投入力度之大史無前例。
年內投產53項新開工60項
據《計劃》初步安排,2010年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的300項中,投產項目53項,新開工項目60項,總投資2267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900億元。安排開展前期工作的預備項目106項,估算總投資11800億元。投資額最大的三個領域分別是綜合交通運輸工程、清潔能源保障工程和宜居生態工程,今年投資計劃分別為1185億元、750億元和640億元。
對于今年的投資,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妙娟表示,2010年將重點圍繞《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73個重大項目,全力推動“新十項工程”建設,具體將推進廈深鐵路廣東段等省部合作項目,穗莞深、佛肇等珠三角城際軌道項目,廣深沿江高速、江肇高速公路項目,臺山核電、陽江核電、珠海LNG接收站等能源項目。
其實,在金融危機風浪之尖的去年,廣東就以同比翻倍的力度來加大對重點建設項目的投入。2009年廣東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353.15億元,增長19.5%,比預期目標高3.5個百分點。其中,全省重點項目投資一枝獨秀,成為帶動廣東省投資增長的重要力量。據省發改委初步統計,2009年全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10億元,為年度投資計劃的109.2%,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比2008年翻一番。其中,武廣客運專線、中海石化(惠州)1200萬噸煉油、深圳比亞迪汽車研發生產基地等33個項目建成投產。
分析人士認為,廣東省近兩年加大重點建設項目的投資力度與金融危機之中廣東省外貿受重創不無關系。廣東省是中國經濟外向性最強的一個省份,歷來對外貿依存度較高,而“保增長”成為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首要目標。因此,在中央提出“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后,廣東省也隨即拋出一份高達2.374萬億元的大項目清單,這份名為“新十項工程”的巨額投資醞釀在5年內陸續實施。
歷年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投資情況
年份 項目數量 年度投資計劃
2005 年 148 項 1000 億元
2006 年 162 項 1050 億元
2007 年 159 項 1150 億元
2008 年 188 項 1280 億元
2009 年 200 項 3030 億元
2010 年 300 項 3900 億元
巨資投入300個項目 廣東增廉租房1.2萬套
亮點一
廣州年內新增地鐵91.4公里
“新十項工程”中,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計劃投資額超過半數,達到1.26萬億元。與此匹配,綜合交通運輸工程、清潔能源保障工程也仍成為今年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的重中之重,二者共安排省重點項目97項,年度計劃投資1935億元。其中交通項目中多為推進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的基礎設施項目。
據廣東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今年將進一步加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珠三角經濟一體化,帶動環珠三角快速發展。其中,將建設耗資1185億元的綜合交通運輸工程共71個,形成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的鐵路干線網、高速公路網、高等級航道網和港口、機場集疏運系統和綜合交通樞紐的格局。包括廣東西部沿海鐵路、珠海港高欄港區主航道工程、汕頭港廣澳港區防波堤工程等16個今年新建交通運輸項目,以此推進粵港澳一體化的發展。
廣州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彭澎對記者表示,目前廣東省的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已不單單指傳統的軌道交通,事實上,現在該行業正走向多元化,比如高鐵、輕軌、地鐵等,這跟傳統的軌道完全不同,有很多高新技術的應用。
據記者統計,全省將有515.5公里高速公路預計于年內完成投資建設。其中包括國道主干線廣州繞城公路南段、廣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臺段、廣賀高速三水至懷集段等。
此外,廣州和深圳地鐵年內將分別再建91.4公里和32.9公里。
能源項目建設方面,省發改委稱,要構筑清潔、穩定、經濟、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統籌規劃電源、電網和油氣管網等能源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保障能源穩定供應能力,進一步優化電源結構。
亮點二
240.8億投入戰略新興產業
今年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另一大亮點是投資結構更為優化。記者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重點建設項目首次將戰略性新興產業明確作為一項工程大類。根據《計劃》,廣東今年將啟動45項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工程的投資,項目整體投資額約1043億元,其中2010年計劃完成投資240.8億元。
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也表示,將在今年研究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節能環保、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具體產業,“要選擇一些條件成熟的產業盡快實現核心技術突破,比如電動汽車、風能、太陽能和半導體照明領域。”此外,還將爭取與國家聯合設立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
李妙娟表示,優化投資結構已被提上日程,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增長行業,推動形成廣東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她還透露,相關的產業規劃和政策正在抓緊編制中,廣東下一步將重點培育100個戰略新興產業項目,推進深圳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河源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等重大項目建設。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過加大新興戰略性產業的投入和發展,廣東作為全中國經濟最大的省份,應該起到排頭兵的作用。”彭澎表示,廣東之前的發展多靠低廉的勞動力和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他認為,經濟危機的沖擊讓廣東意識到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新興戰略產業的培育。
彭澎還稱,從做好內需服務角度來看,中國的新興產業資源比較短缺,對國際的依賴比較高,減少對國際的依賴度,在新興產業的方面做布局是必要的。
亮點三
190億打造13個創意產業園
現代服務業方面,廣東今年安排省重點項目33項,年度計劃投資315.1億元,比去年的投入增長兩倍。在2009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中,現代服務業計劃投入不到100億元,占去年比重僅3%。
其中包括廣東省今年建設12個物流園區項目,包括佛山美旗集團華南國際采購與區域物流配送中心、東莞現代物流服務項目和茂名港博賀新港區物流基地項目3個今年新建項目,預計2014年全面竣工。另外,包括廣州市星力動漫游戲產業園、佛山創意產業園等13個創意產業園,都被打包納入創意產業項目,總投資超過190億元。
廣東省發改委表示,廣東要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載體,大力發展高端優質服務業,逐步形成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布局合理化、產業發展集聚化的現代產業體系。
彭澎認為,新興產業中很強調現代服務業。怎樣用科技創新來提升廣東的現代服務業,包括以科技、物流、金融、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在其發展上做出創新性安排,“這應該是廣東加大力度的一大方面,應該也是廣東的一個發展方向。”
亮點四
宜居工程投資增幅超一倍
宜居生態工程在今年的投資額明顯增加,從去年的293.5億元增加至640億元,增幅超一倍,包括省重點項目26項。
其中,廣東省還將計劃打造宜居城鄉,構筑粵北山區和珠三角外圍綠色屏障,營造綠色開敞空間,全面實施珠三角區域綠道網建設。在生態建設項目中,總投資52億元、總長1690公里的珠三角6條區域綠道項目今年起投資建設,今年計劃投資30億元,今年計劃建成區域綠道1183公里。
此外,廣東省正在韶關、梅州等粵北地區建設南嶺山區丘陵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功能區,包括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工程、水源涵養林及水土保持工程、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保護開發以及生態旅游等項目,總投資約65億元,預計到2015年完工。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受關注的住房問題上,廣東今年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按照《計劃》,廣東省今年將投入42億元新增廉租住房1.2萬套,經濟適用住房0.98萬套。在城市垃圾處理方面,也將新增日處理垃圾能力6926噸。
此外,總投資166億元的147.8萬平方米的亞運城及場館建設于年內完工。
焦點問答
盡管有專家形容該《計劃》“求真務實”,但也有部分人士認為,該項目從地域分布上來看有所失衡,更有業內人士發出“八問李妙娟”的疑問。對此,廣東省發改委此前曾在公開場合對部分意見進行了回應。
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鼓勵民間投資
問:項目地域分布失衡?答:失衡是為了大局的平衡。
廣東省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俞雪花說,作為珠三角九地市中較為落后的江門,重點項目很少。《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里把江門定位為先進制造業發展區域,但今年的《計劃》里32個先進制造業的重點項目,江門一個都沒有。廣東省人大代表李德鋒也稱,茂名人口占了廣東的1/12,但現在卻面臨人多、面積多、投入的最少的現狀。
針對上述問題,李妙娟回應稱,任何項目的建設都是按經濟規律辦的,比如重化工業,就要盡量布局在沿海,而且在東西兩翼,避免在珠三角。而高附加值、高科技的,先進制造業肯定選擇布局在珠三角。李妙娟還稱,“我們在排計劃的時候實際上也在努力促成實現全省均衡發展,這也是考慮的重點。”
據了解,《計劃》中安排粵東地區省重點項目50項,年度計劃投資361億元;安排粵西地區省重點項目44項,年度計劃投資346億元;安排粵北地區省重點項目68項,年度計劃投資561億元。并以廣佛同城化為引領,推動產業轉型、環境再造,并將建設廣佛肇、深莞穗、珠中江三大經濟圈。
問:民間投資未有效激活?
答:出臺政策鼓勵民間投資。
政府對重大建設項目投資在增加,而民間投資如何有效激活的問題也備受關注。
去年廣東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月加快,然而,卻出現了國有投資熱、民間投資穩、外源投資下降的“冷熱不均”態勢。數據顯示,2009年廣東完成投資13353.2億元,增長19.5%,其中,國有投資2009年全年增長52.2%,民間投資增長15.8%,港澳臺投資下降11.1%,外商投資下降3.7%。李妙娟認為,“這都說明還存在一些體制機制問題阻礙著民間投資發展,市場活力沒有得到有效激發。”
民間投資是廣東經濟發展的一大引擎。鑒于去年民間投資僅增長15.8%,民營企業投資活力尚未有效激活,李妙娟表示,今年廣東將出臺《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意見》,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推動民間資本參與經營性基礎設施和省重點鼓勵投資的產業和領域的投資建設。充分利用財政、稅收、政府采購、金融扶持等政策,引導民間資本加大投資力度。
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就此建議,鼓勵和擴大民間投資,要抓緊出臺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意見,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
彭澎認為,廣東對外來訂單的依賴度比較高,去年受外來訂單影響比較大。相信隨著去年底以來外來訂單的復蘇,民間的投資也會趨于活躍。此外,通過組建村鎮銀行、地方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也有利于拉動民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