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灤煤礦:信息化激活“百年老店”
2010-4-28 8: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某種意義上說,開灤煤礦不斷轉型、產品結構不斷調整的歷史,就是在各個業務板塊中不斷添加信息技術的演進歷史,也是工業化和信息化不斷融合的歷史。
始建于1878年的開灤煤礦(以下簡稱開灤)是中國近代煤炭工業的搖籃,在業界極具代表性,素有“南有江南(江南造船廠),北有開灤”之說。現在開灤是中國企業500強、中國企業信息化100強企業。今天的開灤擁有煤炭、煤化工、現代物流、文化創意和房地產開發、裝備制造、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為主線的現代產業體系布局。這樣一個擁有百年發展歷史的企業,如何利用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契機,不斷轉型,不斷創造出新輝煌?其經驗與做法,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兩化融合推動業務轉型
開灤煤礦的開采造就了今天的唐山市。但是今天的開灤,發展空間更加廣闊。目前開灤集團已經形成了河北、內蒙、新疆、山西以及加拿大等“五大區域、七大戰略基地”的煤炭生產格局,主業發展后勁明顯增強。而集團業務已經從專注于煤炭生產不斷演變形成了煤炭生產、多種經營、經濟貿易、后勤服務等多種業務。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在鞏固發展煤炭產業的同時,煤化工、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壯大。非煤產業收入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60.08%提高到2009年的 70.38%。
開灤集團業務的轉型變化具有很強烈的“衍生”特征:從煤炭開采到煤加工演變出煤炭化工業務,從企業自身物流需要演變成為提供第三方業務的現代化物流公司,從悠久的煤炭開采歷史演變成為煤炭工業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從為自己煤炭開采提供裝備衍生出裝備制造業務,從為自己的節能減排衍生出廢物綜合利用業務。
據開灤集團總經理殷作如介紹,在這個大型現代企業不斷轉型的背后,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融合為企業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從傳統物流到現代物流的演變中信息技術的使用是轉型的關鍵;從傳統的煤炭生產設備到現代煤炭裝備的轉型,信息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的融合程度決定了設備的“含金量”;從煤加工到煤化工轉型,信息科學、化工學科的融合決定著深加工的“精”與“粗”。
信息化滲透全生產過程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開灤這樣古老而傳統的企業,能夠成為全國信息化建設的100強企業,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但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開灤從傳統企業不斷向現代企業邁進。
在集團管理方面,使用從財務到辦公、到生產管理統一的集團管理信息系統,使得這樣一個擁有8萬多名員工、業務遍及全國及世界各地的龐大集團公司能實現管理的一致性,沒有地域差異、沒有時間延遲,集團領導都能適時查看各個分支機構、業務板塊的數據,也因此使得所有新收購、新加盟的分支機構,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與集團整體架構全面對接。
在信息化方面,因為開灤建成了由集團公司骨干網、各單位園區網、跨地區的VPN虛擬網等組成的高速、寬帶信息交換網絡,辦公自動化、財務管理、綜合物流、設備管理、視頻會議等系統等已成功應用,使開灤變成了一個敏捷、高效、處處暢通的現代企業。
在安全生產方面,因為建設了“礦井監控系統”、 “安全監測實時發送報警信息系統”、“安全監測信息綜合處理系統”、“通風調度網絡化管理系統”、“重大事故應急救援調度指揮系統”等,使得企業對煤礦井上、下的環境參數及有關生產環節的檢測,對設備、局部生產環節或過程全方位的監控成為可能。開灤多年來,未發生重大安全事件,這與企業注意利用信息技術與自動控制技術保障安全生產密不可分。
在環保監控方面,因為采用了“環保監測監控信息管理系統”,利用采集技術、遠程控制技術等對各個監測站點的氣體和廢水的污染指標和系統狀態進行實時監控,有效提高和改善了環境監測信息化水平,為未來構建整體的綜合環境檢測信息平臺提供基礎。
在生產調度方面,因為使用了“生產調度管理信息系統”,使煤炭日生產、日銷售、周生產、周銷售、安全產量、安全天數等實現了自動生成、自動累計、自動通報,生產調度更加及時、精確,為管理和決策提供更為有效的數據支撐。
據殷總介紹,目前信息技術的應用已遍及企業的全過程,滲透到開采、生產、加工、銷售、管理各環節。從某種意義上說,信息化和自動化結合的程度決定了開灤的現代化程度。
開灤之所以能如此高效、成功地推進信息化,首先來自于企業對信息化的高度重視。在開灤,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開灤信息化自動化領導小組的組長是總經理,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總經理助理任副組長,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主要處室一把手為成員,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落實。其次是規劃先行,制度保障。開灤有著非常系統、科學而詳盡的信息化和自動化的總體規劃,而信息化與自動化的規劃是結合整個企業的戰略規劃來定制的。在2009年,開灤的第一個自動化建設總體規劃及其應用成果獲得了煤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專家認為該規劃對整個煤炭行業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再次是原則明確,落實到位。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總體預算,分期投資;統一標準,集中建庫;先進適用,循序漸進,務求實效等原則,開灤的信息化和自動化的融合穩步落地。
孵化新興產業期待上下游加盟
來到開灤這樣一個擁有130年歷史的老煤炭企業采訪,讓記者感觸最深的是它有非常多的行業資產,而這些資產都擁有孵化成新興產業的機會。記者看到一份開灤自主創新成果的項目目錄:自主研發的“主井裝、卸載自動檢測防超載保護裝置”,目前已在企業內部推廣應用4套;自主研發的“礦井主排水系統災變應急控制系統”,目前已推廣應用4套;自主研發的高壓開關柜“電磁鎖閉鎖裝置”,與供電系統安全的“系統四防”一起在集團公司全面推廣 1200套;自主研發的“皮帶運輸雙滾筒人員保護裝置”,已在集團公司全面推廣436套,該裝置還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開灤還有大批有價值的資產、創新成果可以投放市場。
據透露,今年開灤已經啟動“煤礦井下重大事故危險源檢測、識別及災變預測、預警技術”(簡稱井下識別預警)項目的研究。該項目已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兩化融合重點項目,目前市場上尚無類似成型的系統技術。應該說這樣的系統對事故頻繁的中國煤礦產業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巨大的需求,而這些成果未來應該不僅僅可以為開灤服務,還可以在更大市場上發揮作用。
殷總坦言,盡管開灤非常重視孵化新興產業,并且也在企業內部建立高新技術開發區,但是要把這些技術產業化,需要在技術層面增加可擴展性和其他規模化的工藝,也需要更多的專業企業、工控企業、軟件企業等加盟,共同把這些開灤的資產產業化,同時也需要政府在資金和其他采購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支持。
記者點評
開灤在 1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行業資產,這些資產都有機會孵化成為新興的產業,希望更多的產業生態鏈企業與機構加入到在傳統產業中培育和挖潛新興產業領域來。傳統產業孕育新興產業需要新伙伴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