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快遞投訴每月逾40起
2010-4-27 19: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深圳市消委會昨日發布的快遞行業投訴數據顯示,我市快遞糾紛越來越多。2008年,平均每月快遞投訴量為26.8起;2009年,平均每月快遞投訴量為39.2起:而今年截至目前,平均每月(前四月)快遞投訴量達到42起。
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擇快遞服務時,要盡量注意選擇誠信度高、售后服務好的正規公司;在快遞重要物品或易損壞物品應在委托時寫明,價值較昂貴的物品要保值或購買保險。同時,快遞重要文件時不要忘記留存復印件,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物品最好不要選擇快遞方式。
快遞服務
良莠不齊頻遭投訴
張先生向市消委會投訴稱,他1月8日通過快遞公司從沙井快遞3瓶威龍干紅葡萄酒給福田區的家人,當時該公司承諾當天可以送貨上門,1月9日,張先生咨詢該快遞公司時被告知其中有瓶紅酒已被打碎,但對方只負責賠償20元,張先生覺得不合理,要求賠償打碎的紅酒和延誤送達費用共200元,快遞公司斷然回絕。
巨先生更是直言對快遞公司產生“陰影”。他代表公司于今年1月4日通過某物流公司快遞一臺手提電腦(價值2700元)到南京,該物流公司在未通知本人的情況下擅自改投天天快遞,1月6日天天快遞業務員在未聯系收件人本人時,讓收件人同事簽收了此快件。等到收件人本人打開快遞時,手提電腦變成了一個磚頭!巨先生說,“公司多次與物流公司溝通,要求予以賠償,但是他們一直推諉,不予解決。”
據有關數據統計,“延誤晚點”、“貨物丟失”、“貨物損壞”、“服務態度差”等成為當前快遞行業的投訴重點。對于快遞“遲到”的投訴,快遞公司多采取不理會的態度。而對于快遞破損、快遞失蹤等投訴,索賠更難。
消委會提醒:
選擇大公司,維權保留證據
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一、在接受快遞服務時,若收件人和寄件人地址詳實清楚,快遞超出承諾的服務時限,即可要求賠償。國家郵政局2008年出臺的《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準中明確規定:延誤的賠償應為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不含保價等附加費用),由于延誤導致內件直接價值喪失,應按照快件丟失或損毀進行賠償。
二、快遞貴重物品時,一定要對物品進行保價。快件物品丟失賠償問題是最為棘手的難題。因未給物品保價,一旦出現問題,很難避免賠不抵值。通常情況下,消費者所支付的保價費僅為消費者申報保價金額的1%-3%,所以建議消費者勿因小失大,在快遞貴重物品時,一定要進行保價。同時,事先了解清楚保價最高限,不同的快遞公司有不同的保價最高額,如果所寄送物品的實際價值高于其保價上限,建議消費者擇家辦理,最大限度確保自己的利益。
三、務必詳實填寫快遞單,具體寫明物品名稱、規格、數量、價值等重要內容;在簽收快遞時一般應先驗貨再簽字。由于目前各快遞公司基本上要求先簽收再驗貨,消費者簽收時不妨先從外觀上初步檢查物品的包裝有無破損、有無刀片割過的痕跡、快遞單有無重新貼過、包裝的膠袋有無重新粘貼等。如果初步判斷沒有問題,可以簽收,一旦發現問題則應謹慎簽收。需注意的是,在簽收后可以讓送件員作短暫停留,當其面打開包裝檢查核對物品。如果物品有破碎或短缺,則應讓其當場開具物品損壞或丟失證明,認定責任,以備索賠之用。
平均每月快遞投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