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首季形勢稍好需謹慎 全年工業將前高后穩

2010-4-27 19: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形勢稍好,尤要審慎。對于今后一段時期工業經濟的發展,我們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寧可把困難估計得更為嚴峻一些,把各項應對措施準備得更充分一些,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 
  
4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10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經濟運行”有關情況。今年一季度我國工業經濟開局良好,生產加快增長、效益明顯回升、出口繼續改善、就業情況好轉,回升向好的趨勢進一步鞏固。盡管工業經濟運行取得了難能可貴的成績,但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朱宏任還是給出了以上提示。 
  
朱宏任指出,當前工業回升向好勢頭進一步發展,出口扭轉了負增長的局面,企業經營狀況也有所好轉,但經濟回升基礎仍有待穩固,出口形勢依然極其復雜。為此,工信部將會繼續做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工作,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全力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工業生產呈現較高增幅 
  
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辛國斌介紹,今年一季度我國工業生產呈現較高增幅。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一季度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352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6%,增速同比加快14.5個百分點,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其中輕、重工業增速分別達到14.1%和22.1%,同比分別加快7.3個和17.6個百分點。大中型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達到80.6%,比去年四季度提高2.1個百分點。 
  
隨著市場情況好轉、生產回升,頭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867億元,同比增長1.2倍;上繳稅金4278億元,增長32.8%;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8232萬人,同比增加399萬人,增長5.1%,去年同期同比僅增長0.4%。分行業看,原材料工業、裝備和電子制造業用工上升幅度明顯快于其他行業,同比分別增長6%、7.1%和9.5%,汽車行業用工增長13%。 
  
辛國斌指出,當前重點產業調整振興成效進一步顯現。一季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涉及的9個工業行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9.8%,增速同比加快15個百分點,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9個百分點;頭兩個月實現利潤累計增長1.7倍。 
  
此外,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等擴大消費政策作用明顯。一季度家電下鄉產品銷售1603萬臺,比去年四季度增長16.8%。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按7.5%征收效果繼續顯現,乘用車銷量352萬輛。工業品出口也出現了加快恢復的態勢,對工業增長貢獻上升。一季度,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在去年較低基數上同比增長25.2%,比2008年同期增長4.6%。輕紡、電子等大宗商品出口回升態勢得到鞏固。 
  
在通信產業方面,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介紹,今年一季度,基礎電信業發展也實現了良好開局。同時,3G建設穩步推進,對國民經濟的拉動效應初步顯現,3G網絡快速發展。截至3月底,3G基站已累計建設完成36.7萬個。在3G帶動下,通信設備制造業發展迅猛,電子制造業加快回升。 
  
要素價格等阻礙持續發展 
  
據介紹,當前工業經濟發展中仍然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將對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工信部預計,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通信業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呈現前高后穩走勢。 
  
朱宏任指出,考慮到去年同期增速較低,若以前年一季度為基期,近兩年一季度平均增速為12.1%,低于2000年到2009年平均增速2.2個百分點。當前工業增長在較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政策支撐。 
  
朱宏任進一步分析指出,從當前企業經營狀況來看,阻礙持續發展的困難因素還有很多,特別是上游產品和要素價格快速上升,加大了企業成本壓力和組織生產難度。一季度,工業企業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9%,其中燃料、動力類價格上漲23.5%;同期,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僅上漲5.2%,其中生產資料上漲6.5%,生活資料上漲0.9%。我國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原油、鐵礦砂、未鍛造銅及銅材、氧化鋁、天然橡膠的進口價格同比分別增長了79.7%、20.7%、91.9%、31.8%和88.3%,預計后期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總體上還會震蕩上行,對相關行業生產經營影響較大。另據調查,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用工成本普遍上調20%~25%,結構性用工短缺導致輕工、紡織、電子等部分行業出現招工難。此外,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還沒有找到根本解決之道。 
  
朱宏任指出,當前雖然各方面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認識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實際執行中面臨利益關系調整、產業選擇難以及體制機制制約等多方面問題。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協調難度大,進展還不理想。 
  
而隨著市場需求好轉,一些企業和地方主動調整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的動力可能會減弱。 
  
對此,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鄭立新指出,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任務艱巨,需要完善政策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體系。 
  
鄭立新表示,國家有關部門將會在加強財政資金引導的基礎上,對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且完成較好的地區和企業,在安排技術改造資金、節能減排資金、投資項目核準備案、土地開發利用、融資支持等方面給予傾斜。 
  
朱宏任指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為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工信部將會繼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大力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并抓緊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信部將會統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加強對地方和企業的引導,緊密結合現實的產業基礎和已具備的技術條件,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防止不顧條件的一哄而上。 
  
而對于節能減排工作,工信部將會深入開展粗鋼、電解鋁、水泥等“兩高一資”主要行業生產企業能效對標達標,提高節能環保方面準入門檻,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節能環保問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