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便利化帶來新機遇
2010-4-26 19: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淮南茶,信陽第一”美譽的河南信陽毛尖茶,目前進入采摘的黃金季節。信陽毛尖的產地浉河區,茶葉種植面積已達40.5萬畝,穩居全國綠茶縣區之首,年產干茶1500萬公斤,涉茶產值22.6億元,茶葉收入已經占到農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 簡化貿易程序勢在必行
世界銀行認為,貿易審批流程被拖延,其效果等同于對商品征收壁壘性關稅。除運輸、港口等基礎設施落后的制約因素外,亞洲開發銀行在2009年11月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也指出,繁瑣的通關手續和低效的過境檢查機制增加了全球貿易成本。據統計,亞太地區用于出口程序的時間比發達國家要高出三倍之多,其成本有時高達交易商品價格的15%。如果簡化通關程序,亞太區域內貿易規模有望增加2500億美元,增幅近21%。
亞太經合組織認為,使用新的技術措施、簡化協調貿易程序、克服行政障礙可有效降低成本,可以推動國際間貨物和服務更好地流動。經合組織認為,提高國際貿易效益和效率同樣需要簡化與物流同步的支付程序及信息的標準化流動,從而使貿易整體流動更加安全和可預測。
值得一提的是,從首屆部長會議到多哈回合談判,簡化貿易程序一直是世界貿易組織重要的努力方向。2004年8月1日,世貿組織啟動了關于推動貿易便利化的談判。與此同時,貿易便利化也一直是聯合國經濟發展工作的重要內容。早在1964年,第19屆聯大就成立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簡稱貿發會議),在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進步、推動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的同時,推動各國談判并簽署了普遍優惠制等重要公約,為國際貿易提供了更加公平和便利的環境。在此基礎上,世貿組織與聯合國還成立了國際貿易中心(ITC)作為共同工作機構。該中心確立的2010~2013年戰略規劃是以貿易便利化促進發展中國家出口。此外,貿易便利化也是以全球和地區經濟發展為己任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的關注重點。
目前,隨著對貿易便利化趨勢的認同,一些行業協會也正在成為加速貿易便利化進程的無紙化貿易推進者。
無紙化與虛擬海關彰顯經濟效益
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努力實現海關數據自動化和貿易單一窗口時,先行一步的發展中國家、轉型經濟體和發達國家已開始向無人化虛擬海關和無紙化貿易方向前行。
經過兩年多電子化試點后,巴基斯坦海關已經開始著手實施聯合國電子貿易文件系統(UNeDocs)項目。從2005年開始,泰國投資3000萬美元以海關、商務部、農業部為核心建立政府數據交換中心,并融合了亞太經合組織、東盟和大湄公河地區的內部貿易機制,并逐步接入港口、港務局、海運、空運、保險和銀行數據,2008年投入使用后,每年節約貿易成本約7億美元。
同在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早在1989年就開始使用電子清關系統,簡化了貿易程序,為新加坡節約了相當于其GDP1%的成本。馬來西亞目前已實現海關清關、關稅支付、免稅申報和危險品貨物申報的無紙化作業。有鑒于此,亞太經合組織也在2001年制定了無紙化貿易行動計劃。
另一成功實例是,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利用無紙化系統將貿易審批多個政府職能部門的業務整合在一起,年貿易流量達1700多萬次、系統注冊用戶企業達53000多家。對于尚未達到電子化流程的中小企業和進出口機構,該系統專門設置了27個服務網點,以便將紙質文件轉換成電子文本輸入系統。
從2002年起,俄羅斯制定了為期8年的“俄羅斯電子化”計劃,在經濟從原材料出口型向高附加值產品過渡的同時,確立了與貿易有關的稅務、國家統計局等政府機構的辦公電子化目標,即到2010年,俄羅斯政府職能部門內部和政府職能部門間的工作流程要分別達到65%和40%的無紙化率。
2002年,為統一內部市場、方便成員國之間人員和商業信息往來,歐盟信息通訊委員會提議建立的信息中心在各成員國正式運營,其信息共享、操作公開透明、運營共同管理的規則為歐盟貿易無紙化打下了廣泛基礎。歐盟目前正在向為期一年半的內部貿易無紙化目標過渡。目前,英國80%的集裝箱海運和港務管理已達到無紙化目標;德國物流業無紙化電子數據交換系統也已經能夠為全球范圍的貿易運輸提供服務。
在貿易行業進入無紙化自動流程的同時,相應的監管法律法規也隨之出臺。例如,瑞典政府就頒布了針對貿易領域的反腐敗法,在建立可監管貿易流程的同時,以增加反腐敗監測點等方法消除可能發生的腐敗現象,確保貿易環境公開、透明、正規、有序。
電子化平臺是核心
所謂貿易便利化,其核心是以海關為中心的政府部門業務整合,通過單一窗口的電子化平臺為國際貿易企業提供服務。這個平臺還應包括與貿易許可、檢疫、支付、保險、進出口企業的電子數據傳輸和信息互動。聯合國的研究表明,一旦認識到獲取全球供應鏈上貿易信息流的必要性,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會考慮在國際貿易中采用這樣的平臺。
聯合國貿發會議促進開發的海關數據自動化系統就是一個實例。該系統源于1981年貿發會議協助西非國家進行海關數據共享的系統,目前全球已有遍布各大洲的9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該系統。
以實現海關程序現代化為中心,聯合國貿發會議促進開發的這套系統也包括貨物自動化清關程序。同時通過自動計算關稅,處理各項海關數據,可以為政府提供及時可靠的預算、貿易和財政統計數據,以便更好地制定經濟政策。目前,該系統最新的版本包括清關程序、貨物抽查、貿易商合規檢查、款項安全支付等功能,并與最終核準的海關辦公室聯網。
2006年,馬達加斯加通過該系統實現了貿易應用程序單一窗口。約旦在采用該系統后已將平均通關時間降為兩小時。毛里求斯的貿易便利化單一窗口電子系統也將平均清關時間從4小時降到了15分鐘;突尼斯的系統則把處理一筆貿易文件的平均時間從18天減到了7天,最快時只需3.5天。
如今,貿易便利化對促進對外經貿合作,促進經濟發展的突出作用已經引起發展中國家的高度重視。
降低貿易成本 促進經濟復蘇
世界各國和地區經濟正在出現緩慢復蘇跡象,全球股市自2009年3月以來持續反彈,金融市場信貸風險指標相繼回落,全球GDP增幅預計可維持在0.9%到1.1%之間。種種跡象表明,全球經濟正在企穩回升。
然而,由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衰退也嚴重地影響了全球生產和貿易,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2009年,在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引發有效需求下降的同時,國際間的貿易摩擦和不時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不僅加劇了全球貿易量的下降,也使相關不利影響迅速擴散到了整個國際貿易的供應鏈上。據英國《公平航運新聞》估計,到2009年底,全球閑置的集裝箱船隊占船隊總量的15%;在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間,世界最繁忙的新加坡港集裝箱吞吐量下降了19%;2009年第二季度經巴拿馬運河運輸的貨物數量也同比下降了6.3%。
全球貿易量的下降還導致了世界各國和地區港口建設投資的減少,并將抑制與貿易有關的運輸和服務等行業的增長,降低各國的國內需求,拖延全球經濟復蘇的腳步。
當前,貿易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大原動力,世界貿易總額在2007年已達到全球GDP總額的50%以上。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認為,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消除壁壘開放貿易能夠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這也是世貿組織及其前身60年前的創立宗旨。2009年11月,蘇丹代表77國集團和中國向聯大提交決議草案,要求國際社會抵制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糾正已采取的壁壘措施、促進國際貿易發展。
與保護主義同時存在的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貿易壁壘”造成了貿易流通領域的低效運轉,落后的基礎設施和繁冗耗時的通關手續更阻礙著國際貿易的安全和順暢流動。世貿組織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由于運輸成本劣勢更趨惡化,內陸發展中國家出口收入比2008年銳減49.7%。世界銀行的研究顯示,提高港口運營效率,能為一個國家降低相當于縮短其與貿易伙伴9000公里距離的運輸成本。
可見,以改進物流效率來增加貿易收益大有可為。高效的公路運輸和港口管理是國際貿易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以公路的建設管理為例,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政策和分析部總監羅伯·沃斯博士形象地比喻說,就像在中國全社會都達成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共識,除政府投入外,包括BOT在內的多種形式的投資促使中國的公路和高速公路運輸基礎設施奮起直追,達到今天這樣暢通發達的地步,極大地帶動了道路沿線的經濟發展,為這些地區參與國際貿易提供了穩定和高效的運輸保證,中國的經驗對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范例!盎A設施的投入不用等到貿易高速增長期來臨再到位,一定要先行一步,否則就會成為下一個增長期制約經濟和貿易騰飛的瓶頸!蔽炙箯娬{。
記者手記
加大創新力度傳導自貿區商機
將于今年10月舉辦的第七屆博覽會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舉辦的新一屆盛會,將在貿易、服務、投資、經濟合作等多領域進一步推動雙方的交流與合作,意義重大。
創新展覽內容創造更多商機
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專題和展區設置上更有針對性,適應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雙方企業在更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的新需求。
本屆博覽會增加“服務貿易專題”,使博覽會由4大專題充實為商品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先進技術和“魅力之城”5大專題。新增加的服務貿易專題將展示金融服務、物流服務和教育交流服務三個重點領域的合作商機。金融服務以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為主要方向,展示個人理財、公司金融、金融信息咨詢等內容;物流服務展示倉儲、運輸、搬運和物流園區開發與合作等內容;教育交流服務展示國際教育合作、職業培訓、留學服務等內容。
增強專業特色突出東盟品牌
本屆博覽會將在舉辦更多專業展的基礎上,突出展示東盟品牌企業,增強專業特色。博覽會期間,在東盟國家展館或展區顯著位置設立品牌展區,優選東盟各國知名品牌企業進行重點展示,以整體特裝、安排領導人巡視、邀請媒體記者重點采訪報道、組織經貿配對、安排品牌企業CEO參加重點活動等方式,擴大東盟品牌企業的影響。與此同時,提高東盟展品的行業集中度,在有條件的東盟國家展館或展區設立食品展區和家具展區,將東盟各國食品和家具產品集中布展、統一標識,提高東盟展品的行業集中度,集中宣傳,集中配對,推動中國和東盟在專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各國專業客商采購更多的東盟商品。
加強投資合作提高經貿成效
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加大投資合作力度,強化投資促進服務。本屆博覽會將加強中國和東盟投資促進機構的合作,加大投資項目的征集、推介、對接力度,推動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到東盟國家開展投資合作和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博覽會繼續設立投資合作專門展區,開展項目撮合,促進項目簽約。同時舉辦一系列投資促進活動,推介雙方項目和投資環境。東盟各國將組織本國項目業主、投資機構和企業參會,并在博覽會期間舉辦國別推介會、項目簽約儀式、現場項目撮合等多種形式的投資推介活動。
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本著“重商、服務、透明、有序、實效”原則,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展會服務,在酒店安排、賓館服務、交通等各方面為客商提供便捷、規范、安全、高效的服務,營造良好的洽談交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