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大軍將減員三成 一季度國際快遞業務上升
2010-4-26 19: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家郵政局日前公布的一季度快遞行業運行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與業務收入均實現20%以上的增長,國際及港澳臺業務收入增長逾三成。
據統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7億件,同比增長24.3%;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24億元,同比增長23.7%。
其中,同城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4億元,同比增長13.6%;異地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7.9億元,同比增長20.3%;國際及港澳臺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0.1億元,同比增長29.3%。
3月份當月快遞業務量完成1.9億件,同比增長24.8%;業務收入完成47億元,同比增長21.5%。
同城、異地、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收入分別占全部快遞收入的..8%、54.8%和32.3%;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21.5%、72.8%和..7%。與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遞業務收入的比重下降了0.6個百分點,異地快遞業務收入的比重下降了1.5個百分點,國際及港澳臺業務收入的比重上升了1.4個百分點。
某快遞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一季度的業務走勢與行業運行數據大致相同,春節后國內業務量增長速度很快,業務主要來源于網購,國際快遞業務也在回升。
某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快遞業務內需比較大,剛性需求強盛,即使在去年經濟危機影響下也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因此國內快遞業務增長快并不意外。國際快遞業務的增長則與今年以來經濟的復蘇有關系,此外由于受經濟危機影響,去年的基數偏低,所以相比之下,國際及港澳臺業務增幅很大。
他表示,在經濟復蘇的大環境下,今年國內快遞業務預計將保持兩位數的穩定增長,國際業務將有大幅提升。國內規模以上的快遞企業業務也將獲得大幅增長,這得益于新郵政法的規定:快遞企業必須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如果沒有此證,企業將不能經營快遞業務,自今年10月1日起只能變更經營其他業務或者注銷。專家估計,快遞企業數量將減少30%,使快遞行業集中度提高,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將得到提升。
“我認為以自然方式退出市場的快遞企業數量非常少,大多數企業將以合并或兼并的方式繼續從事快遞業務。”專家說,“市場對快遞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指出,目前對快遞企業的界定并不清晰。新郵政法中對包裹的定義是“按照封裝上的名址遞送給特定個人或者單位的獨立封裝的物品,其重量不超過50千克,任何一邊的尺寸不超過150厘米,長、寬、高合計不超過300厘米”。實際上,有很多小物流公司也在經營50公斤以下的包裹運送業務,但它們并沒有被納入快遞企業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