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進:加快發展鋼鐵循環物流 降低鐵礦石依賴
2010-4-26 7: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25日在“鋼之家”主辦的“第六屆鋼鐵產業發展戰略會議”上表示,當前我國鋼鐵存量資源的保有量已達一定規模,未來可加大廢鋼的循環利用,以降低對鐵礦石的過度依賴。
據業內人士介紹,當前全球的鋼鐵生產主要有兩種工藝:一是用鐵礦石經過煉鐵,然后用轉爐煉鋼。二是以回收的廢鋼為原料,用電爐煉鋼。目前,我國的電爐鋼產量約占粗鋼總產量的比例在10%左右,而全球平均水平在30%以上,部分發達國家甚至達到50%左右。
“我的鋼鐵”分析師曾節勝告訴記者,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中國鋼鐵蓄積量相對較低,廢鋼資源缺乏,不能滿足鋼鐵生產快速增長的需要。二是我國缺乏行之有效的廢鋼回收系統。據他介紹,國內廢鋼鐵行業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進入市場經濟,國有的物資和商業兩大廢鋼回收系統逐步萎縮,取而代之的是大批個體經營者,廢鋼鐵的回收與加工處于極度分散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回收效率的提高。
蔡進表示,根據相關部門的估算,在經歷近十年的高速生產周期后,中國的鋼鐵保有量不斷增長,預計目前已超過90億噸,未來將逐步進入循環期。他指出,從2000年開始我國的廢鋼需求以每年逾500萬噸的速度遞增,到2008年時全年消耗量已達7200萬噸,成為全球第一大廢鋼市場。作為煉鋼原料,廢鋼是鐵礦石的替代品,如果相關企業增加對廢鋼物流的投資,提高廢鋼資源供應能力,將是緩解鐵礦石進口緊張局面的重要途徑。
除了降低鐵礦石依賴外,用廢鋼煉鋼還可以對鋼鐵業的節能減排起到很大促進作用。原首鋼研究院副院長戴國慶指出,在鐵礦石煉鋼工藝中,60%以上的能耗發生在高爐煉鐵環節,而廢鋼路線因為不需要還原鐵元素,能耗就低多了。目前,即使是頂級鋼鐵企業的鐵礦石工藝,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廢鋼工藝的3倍以上。因此,“少吃礦石,多吃廢鋼”將是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排的必由之路,“我的鋼鐵”預計到2020年我國電爐鋼占粗鋼產量的比例將達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