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代人才需求急升 最缺駐外人員與營銷精英
2010-4-25 9:1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程亮
貨代企業招聘旺盛
上海誠瑞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業務經理印紅近日告訴記者,去年10月起他們的業務量就在不斷上升,但那時候還不敢隨意增加人手。現在之所以來招聘,就是因為看到“民工荒”的報道之后,判斷航運市場的回升將持續下去,“所以才過來招聘進出口操作、空運操作、海運銷售等,為業務量上升做準備。”
上海韓進海運(中國)有限公司的李先生也表示,一般來說,春節之前一貫是我國航運市場的淡季,過了節市場會不斷上升,下半年隨著西方各類傳統節日的到來,外貿額迅速走高,航運市場會達到一年的頂點。“但去年以來的回暖趨勢在今年初沒有變化,我們公司罕見的在1月份提高了運價,這次招聘就是希望能夠找到相關方面的熟手,應對正在不斷上升的業務。”
上海國際航運物流人才服務中心負責人分析說,去年下半年以來,航運市場呈現回暖態勢,運價不斷上升,但那時運價的上升主要還是承運量收緊,貨運量略有回升造成的。今年年初以來,運價進一步提高,但運量并沒有減少,“可以說今年航運市場的上升趨勢基本已經確定,這就是多數貨代企業加入節后招聘潮的原因。”
一線操作人員招聘量大
李新萌去年1月份丟掉了工作,那時的職位是空運操作,“金融危機一到,外貿馬上跌入冰點,我們一線人員最先被裁。”他介紹說,所謂國際貨運代理,就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發貨人、收貨人的委托,為其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貨代企業的興亡與外貿密切相關。因此,李新萌去年找了一年的工作,沒有一個滿意的,“愿意要的都是讓我做銷售,可是,沒有人脈沒有貨源我怎么做?”今年,沿海各地工廠普遍開工,外貿形勢一片大好,李新萌也終于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反過來說,外貿量迅速攀升,我們一線人員也是最早開始增聘的。”
印紅承認,目前他們最需要就是一線操作人員。“海運、空運,操作、單證,我們都要。”她還向記者介紹,相比而言,空運操作確實比較難招,因而就業也更容易。“空運一般三兩天就到了,事前的報關,過程的跟蹤,事后的清關,一直到客戶提到貨物為止。這么短的周期,讓你神經時刻緊繃著,不能有絲毫的松懈。海運短則十天半月,長則一月,操作起來從從容容,熬夜也相對要少很多,很多人情愿做海運,而不情愿做空運。”李先生也表示,他們對操作人員的需求很大,至少20名,而且希望這些人能夠立即上手。
中華航運物流人才網的營銷總監傅偉忠告訴記者,春節過后,網上招聘的職位迅速增多,但無論是職位數還是人數,一線人員都是最多,占全部招聘職位的50%,招聘人數的70%。“操作、單證、客服,銷售,這些人員占據一個貨代企業的75%以上的人員,上海共有4800多家貨代企業,平均每家企業50人,你算算需要多少一線人員。”
駐外人員與營銷精英
上海飛集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是國際貨運一級代理企業,主營海運、空運、海空聯運進出口貨物的國際運輸代理業務,在美國芝加哥、紐約、舊金山等地都有分公司和代理,公司需要駐外人員,但招聘起來并不容易。“不是業務不過關,就是溝通能力不行,兩全其美的人才就是找不到。”該公司招聘人員感嘆道。上海市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協會秘書長李林海告訴記者,駐外人員的招聘是很困難的,一提起駐外,很多人就覺得選個外語能力好的人就行。“企業需要的是以外語為工作語言的國際貨運業務人才,必須具備全球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復合型知識、跨文化溝通能力、團隊管理能力和國際化貨運運作能力。”
李林海還介紹說,根據他們調查,貨代企業招聘高水平銷售人員時也面臨困難。“貨代就是為企業進出口業務提供中間服務。一個好的銷售,必須清楚服務的優勢在哪里。”比如,生產羊毛衫的外貿公司要出口產品,貨代就要考慮到底是用船、還是用飛機將貨物送到目的地,其間要涉及報關物流等程序。銷售人員必須了解相關知識,才能清楚地向企業描述自己獨特的服務過程和解決方案,從而吸引客戶。“一個優秀的銷售人才一定是優秀的貨運經理,精通世界地理,熟悉航運、海運的常規路線,懂得選擇最優化的行徑路徑,為承運企業節省成本。還要熟悉操作、報關等程序,為客戶做最詳盡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