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廣州昨暴雨12處水浸街 最高達1米交通被中斷

2010-4-23 12: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昨天早上,廣州迎來今年入汛以來最大的一場雨。據市三防辦介紹,昨天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及從化、花都等北部片區,雨量多、雨勢大。截至昨天下午2時,全市共發生12處主要的水浸街。相比去年同量級的暴雨,水浸點減少了,尤其是“老重災區”崗頂幾乎沒有發生水浸。來自廣州市水務局的消息稱:“今年已完成的185項水浸街改造點均經受住了此次強降雨的考驗。” 
  但此次暴雨同時也暴露了新的水浸“黑點”,如揚箕村約200米路段(中山一路與梅花路交界處),12時30分許出現嚴重水浸,水浸最高處達1米,導致該處交通中斷2個多小時。再如廣州大道北梅園新村路段,被一條長達200多米的積水帶一分為二,積水帶兩頭的車輛望水止步,車龍由南往北排到3公里外。 
  廣州市政府投入9億元整治全市228個水浸點,昨天這場雨正是對水浸街治理的“初考驗”。昨日記者分赴各處現場,了解水浸情況。 
  南方日報訊(記者/曾妮通訊員/余洋)昨天上午,廣州市普降大到暴雨,全市出現12處“水浸街”,其中中山一路與梅花路交界處水浸最嚴重,導致2個多小時的交通中斷。昨晚9時許,廣東省副省長、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萬慶良剛結束公務,立刻趕往現場檢查。萬慶良要求進一步完善全市應急體系建設,形成長效機制,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努力提高廣州城市的建設和管理水平。 
  萬慶良昨晚現場聽取了越秀區、水務部門、電力部門的匯報,實地查看了中山一路排污泄洪設施和供電設施,并慰問了遭受水浸的單位和居民。受水浸影響,中山一路、梅花路沿線停電,部分單位辦公場所和居民住宅遭受15厘米至1米左右的水浸。電力部門負責人表示,已經有100多人的隊伍在現場搶修,外圍供電已于下午4時左右搶修完畢,將在晚上12時前全區域恢復供電。泄洪方面,通過封路抽水,下午2時30分,中山一路路面基本恢復正常。 
  萬慶良對因為遭受水浸給相關單位和群眾造成的影響表示歉意。他說,中山一路地段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給各相關單位和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不便,也凸顯了城市管理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應急體系的建設仍然需要加強。水浸現象發生在上午,“晚上10時了,群眾仍然要摸黑進出,應急措施不得力就變成‘應慢’”。這次水浸現象也給各級各部門提了個醒,現在已經進入雨季和汛期,必須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應對防汛問題。 
  萬慶良要求:一是要妥善安置好受災群眾,解決他們的吃、住、行問題,同時要迅速做好事后處理工作,組織人員清掃現場,恢復正常秩序;二是要盡快查明水浸原因,研究解決好汛期的水浸街防治工作,避免再出現類似現象,切實把水浸對單位和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三是要舉一反三,加快完善水浸應急體系建設,形成長效機制,重點關注應急方案、應急隊伍、應急物資和應急指令四大要素,優化、細化應急預案,實現市、區、街、居委會以及水、電、氣的有效應急聯動。同時要反思防汛之外的其他應急體系建設和應急預案制定,突出抓好專業隊伍建設,組織好義工、志愿者等輔助隊伍,確保整個城市的有效應急。 
  萬慶良還語重心長地囑咐街道、居委會工作人員,基層干部處在第一線,直接面對群眾,工作作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群眾面對這樣的問題,難免有怨氣,要將心比心,千方百計做好解釋說明和關心服務工作,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