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振興重點產業金融應更有作為
2010-4-22 3:4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李連發
推進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的政策十分重要。從短期看,這些產業政策的出臺能夠推動重點產業的振興,促進其快速健康發展,從而能夠對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提供支撐。從中長期來看,這些產業政策的出臺對于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通過出臺產業政策進行引導,可以刺激產業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可以促進產業結構更加優化,這樣就有利于實現國民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而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又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只有把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促進產業的發展。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支持,而產業政策的出臺也有利于引導信貸投放布局更趨合理。此外,過去金融機構對產業的了解和參與不夠深入,往往不能理解產業的深層次矛盾。其實,金融機構不能僅停留在投融資的業務層面,如盈利控制、風險控制等,應該更深入的理解產業。
對于在產業體系的轉變過程中,如何讓商業化的金融運作(如信貸、PE等)同財政性的扶持結合起來,如何同地方政府的發展愿望結合起來,金融機構應有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樣,一方面企業價值通過金融服務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金融領域的業務渠道也將得到拓展。
對于那些有利于產業體系重構的基礎性工作,金融部門應多給予支持。那么,怎樣鼓勵金融服務對產業轉型提供真正的增值服務呢?一個主導思想是金融的商業化運作加上政府的引導,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解決金融機構的動機問題。
一方面,政府對于金融機構不能有太多干預;另一方面,國家應從政策層面予以適當引導,提示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多關注實體經濟。本人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建議,不論采用什么金融工具,只要能為產業轉型產生增值服務,對于這些金融服務的增值部分應該實行免稅。如果國家對此出臺明確的政策,對于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對于股份制銀行信貸政策的鼓勵,都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