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資平臺無擔保貸款將不得計入正常貸款
2010-4-22 3: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日從相關監管部門獲悉,財政部、央行、銀監會等多部委正對地方融資平臺信息進行全面的梳理、歸納和分類,摸底工作持續進行中。
而在日前召開的2010年第二次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通報會上,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要求,按照“逐包打開、逐筆核對、重新評估、整改保全”要求,做好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管控工作。“三季末前必須做到準確分類,提足撥備,年內基本完成對壞賬的核銷,做到賬銷、案存、權在,并持續關注時效,在有效期內保全和回收。”
監管方摸底 銀行自查自報
數據顯示,去年政府融資平臺融資達6萬億元,有80%左右的項目貸款已經過度舉債,有些占地方政府GDP的94%,還有個別縣市甚至達到400%,未來幾年面臨較大償債壓力。
今年1月下旬以來,監管部門要求各家銀行抽調足夠的信貸管理人員,有組織地做好自查、互查和總行抽查地方融資平臺貸款,落實債權保障措施。
一地方銀監局人士透露,各地銀監局正要求各銀行金融機構落實銀監會要求,對報批、核準等相關手續是否完備,用地是否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是否符合環保和產業政策,擔保作為第二還款來源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和可實踐性,項目資本金是否真實到位等情況進行重點審查。
“不符合相關規定的,不得再發放貸款,對項目不合規、合同手續不全、風險緩釋不足等有瑕疵的已發放貸款,應采取補救措施,并提出風險化解規劃。”他說。
他指出,目前處于銀行自查自報階段,但各自掌握的分寸不一樣。例如,對于發放的流動資金貸款,有的銀行并未作為打包貸款上報,因為銀行認為這種短期貸款并不需要再進行拆分和解包。
“到底有多少有問題的項目,現在都在摸底,具體什么狀況尚不明確。”他說,對于后續是不是查、怎么查,銀監會還沒表態,但不管是采取什么方式,銀監會應該會有一個驗證的過程。
轉換擔保 計提撥備
據了解,日前,銀監會要求平臺貸款解包還原,對沒有擔保和保全的貸款,以及項目無現金流僅憑財政收入擔保和還款的項目,不得計入正常類。對尚未落實地方有效擔保和抵押的貸款,在要求期限內如未完成,需要計提20%減值準備。
據中信證券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社會平臺貸款的余額為7萬億,2009年新增4萬億,2008年新增1.2萬億。中信證券據此測算,假設7萬億貸款中有10%~40%將會劃入關注類,且對應計提2%準備,那么對應劃入關注類貸款在7000億~28000億之間,需要多計提70億~280億減值準備;假設7萬億貸款中有5%~10%需要計提20%減值準備,那么對應貸款數額為3500億~7000億元之間,需要多計提665億~1330億減值準備。
中信證券預計,這將影響上市銀行2010年業績的上下限比例在3%~30%之間。
統計口徑協商中
據安信證券的調研發現,地方監管部門、政府及財政部門統計的融資平臺在數量和貸款余額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通常來說,銀監局統計的口徑會更大一些,一般包含所有政府背景、財政承諾、隱性政府擔保的公司(及其貸款),而財政部門的口徑會相對小一些。監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金融部門之間不存在口徑不統一問題。“目前,國務院有關部委在持續摸底地方融資平臺,財政部、央行、銀監會都有參與。財政部門正就口徑問題與我們進行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