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億到200億 中委“貸款換石油”升級
2010-4-20 17: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在南美的能源合作,正漸入佳境。
4月17日,委內瑞拉總統府,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宣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向委內瑞拉提供100億美元和700億人民幣的融資,這些貸款將用于委內瑞拉興建高速公路和電力等基礎設施。作為融資回報,委內瑞拉將繼續向中國提供石油資源。
此前的4月15日,同樣在南美,中石化集團也與巴西石油公司簽署了包括原油采購及兩塊深水區塊的開采勘探在內的一攬子協議,同樣也是采用“貸款換石油”的方式。根據協議,巴西石油將向中石化提供為期10年的原油供應,第一年供應原油15萬桶,剩余9年每年向中石化供應原油20萬桶。而作為交換,巴西石油可以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獲得100億美元貸款。
顯然,通過“石油換貸款”這一“能源合作新模式”,中國石油(601857)企業向南美進軍的步伐正變得越來越快。
利益共同體
事實上,自2008年5月,中國與委內瑞拉簽署第一份石油換貸款合同以來,這已是中委兩國第5份“石油換貸款”協議,而金額也從當初小試牛刀的20億美元激增至到200億美元。
“中石油在拉美的所有項目中,規模最大、前景最看好的就是委內瑞拉項目。”中石油集團南美公司總經理吳東山對本報記者表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令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的創新合作模式,使得我們的長期利益能夠有所保障。”
所謂的“利益共同體”是指,中石油同委內瑞拉方面簽署的合作協議不僅是石油輸出,而是一個涵蓋了上下游一體化的協議,即在上游原產地合作開采,中游設立船運公司負責能源產品運輸,下游在中國合資建廠煉油。
在位于委內瑞拉的開采公司中,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占股60%,中石油占股40%。在位于中國的煉油合資公司中,中石油占股60%,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占股40%,同時雙方還將各占50%股份成立一家石油運輸公司。
“這樣一種創新的合作模式令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保證了雙方互利共贏,又能在相對復雜動蕩的政治社會環境中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吳東山說。
而除了能源方面的投資合作,隨著中委兩國石油換貸款計劃的推進,中國企業在委內瑞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獲得了許多新機會。此次的200億美元合作中,便包括了價值75億的鐵路合同,以及金額在50億美元左右的兩條高速公路合同。
三巨頭共舞
“我前幾天才去廣東揭陽看了新基地,現在已經在做基礎建設工作,2000萬噸的項目,場面非常壯觀。”中石油財務總監周明春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個項目已經獲得發改委開展前期工作的批準,如果順利的話,一期工程2013年就可以建成投產。”
周所指的揭陽新基地,即是中委能源合作中由中方控股的大煉油項目。
根據2008年中石油與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簽訂的《開發奧里諾科重油帶呼寧4區塊成立合資公司的框架協議》,雙方已在委內瑞拉成立開采合資公司,對奧里諾科重油帶呼寧4區塊超重油帶進行開采和改質。
“目前,我們正聯合法國道達爾在競購委內瑞拉卡拉博博2個重油區塊,預計每個區塊的招標價大約在100億-200億美元間,其中包括將重油轉化為輕質油的質量改善裝置的建設費用。”中石油另一位人士則對記者表示,“如果這個項目競購成功,我們在委內瑞拉擁有的原油份額還將大幅度增加。”
而事實上,除中石油作為貸款換石油計劃的主力軍之外,國內另外兩大石油也在積極謀劃進入這一“寶地”。
中海油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中海油已于2009年底獲得奧里諾科大型重油帶Boyaca3號區塊的開發權。奧里諾科石油帶是全球天然瀝青和重油儲備最多的地區之一,集中了全球約90%的超稠油,這一地區的原油儲量有大約1.2兆桶。
此外,中海油還與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合作備忘錄,下一步雙方將圍繞海上油氣資源的勘探展開合作。目前,還在洽談具體的項目細節。“我們會根據每個項目不同的情況決定具體的合作方式。”上述人士稱。
中石化國際項目部一位人士則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過去也曾經與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簽定過備忘錄,但由于委內瑞拉的強制國有化政策而拖延,現在,我們還在積極關注奧里諾科區塊的招標,希望找到合適的機會進入。而這次我們與巴西石油公司達成開采勘探協議,也是我們進入南美市場的一個新的起點。”
南美新模式
近日《紐約時報》援引美國政府的最新估計稱,委內瑞拉的重油儲量超過5130億桶,其中奧里諾科地帶蘊藏的石油總量超過了沙特阿拉伯2640億桶原油的規模。這使得,委內瑞拉可能超過沙特成為世界上原油儲量最為豐富的國家。
雖然委內瑞拉出產的多為開采難度較大的重油,但其豐富的儲藏和對華友好的政策,無疑都對中國開拓海外石油資源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過去幾十年,美國一直是委內瑞拉石油的最大買主,向美國出口的石油占委內瑞拉石油出口總額的60%以上。
而近年來,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正雄心勃勃地希望改變這種“石油出口過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局面,實現石油出口市場多元化,其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收回控股權。
2007年,查韋斯發布了一項法令,外國公司在委石油開采的合作方式將從合同開采變成組建合資公司。新合資公司必須由委內瑞拉石油控股,其股份不低于60%。
其后,委內瑞拉政府向西方石油公司發出“最后通牒”,要求這些公司在當年6月26日之前決定是出讓股份,還是退出委石油市場。但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和康菲石油公司拒絕作為小股東繼續參與委內瑞拉石油開發,這使得這兩家石油公司徹底退出委石油市場。
而對這一政策的靈活變通,則給了中國石油公司大舉進入的機會。
雖然,早在1998年,中石油就通過旗下的中油國際(委內瑞拉)公司拿下了奧里諾科重油帶兩塊油田20年的作業權,但在新政策公布后,中石油按照委內瑞拉的要求,把開發方式由合作改為合資。
“我們海外合作中最擔心的就是,海外油源的穩定性沒有保證。”中石油財務總監周明春說,“雖然現在在開采公司里面,我們不能控股,這表面上看不利,但實際上一旦該國出現什么不利情況,由合作伙伴出面解決,政治風險小得多。特別是創新的上下游一體化模式,使得雙方成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這種模式在海外找油過程中,還是值得推廣的。”